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张龙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质量控制

城市建筑技术的创新优化,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在此基础上高层建筑数量增加,应用转换梁以及转换板施工技术,满足高层建筑对具体功能的需求,并且也增加高层建筑的稳固性,提升高层建筑质量。所谓转换梁主要是对高层建筑的大梁截面进行转换,控制尺寸与结构,增加高层建筑承重力。正确认识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科学控制高层建筑转换施工质量。

1.工程介绍

本身主要结合南宁市某高层工程施工建筑,该工程主楼建筑主要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包含地下3层至地下2层为地下汽车库,地下1层至地上1层为商业配套,地上2层至地上4层为公寓配套,地上5层至地上33层为住宅,建筑基础主要选择筏板为主,地上标准层层高为3m,其中转换层层高5.5米,整个高层建筑高度达到110.9m,全部建筑面积之和为82455.27m2。建筑的主楼所使用的基础筏板厚度为2000mm,并且主楼与裙楼两者相交之处筏板必须下降,下降厚度控制在800mm,转换层最大梁截面尺寸为1800mm×1800mm。

2.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方案选择

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应用转换梁与转换板施工技术,需要确定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选择与建筑工程最相符的方案展开施工。板式转换层施工,选择一次支模进行混凝土浇筑,这种施工成形的方法,相比较其他类型具有速度快、砼整体性好以及稳固性高等优势,但是却需要消耗大量施工材料,尤其是模板支撑方面【1】。本身高层建筑转换层支撑材料的费用与设备租赁等费用极高,加上这种方法有对材料使用要求严格,所以在施工成本方面相对不够理想。再者板式转换层施工,必须设定支撑架,并且还要保证上下对齐,误差必须≤25mm,这样一来自重荷载便会增加,施工难度也相应提升。结合对高层建筑施工相关的经验总结,计算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所涉及的安全系数,确定转换板相关数据之后,以基本建筑现状为基础,控制转换板厚度,同时减少建筑施工所需要的钢材料,节省建筑施工成本。制定详细的建筑施工方案,选择适当施工形式,以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验算数据为依据,真正实现全方面建筑监督,控制建筑施工全过程,最主要施工监管单位一定要严格,转换梁、转换板施工设计人员也需要参与其中。

3.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结合上述施工概述,在该工程建筑施工中,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会遇到一定难题,具体涉及到的难点如下:

第一,转换层结构方面,转换层是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应用载体,转换层结构的设计与落实对高层建筑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转换层本身必须承受巨大负荷,所以支模方面难度较大。

第二,因为高层建筑施工中,转换板厚度相对较大,这样一来转换板的砼强度等级也非常高,如果建筑施工中砼施工过程中,时间是10-11月之间,施工期间将会遭遇水热化现象,如果不能将其收缩有效控制,将会出现温度裂缝,降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威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2】。

第三,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施工中还需要大量的大直径钢筋,同时钢筋层数随着转换层建筑的增加不断增多,正因为如此,这方面也十分困扰高层建筑施工。高层转换层建筑施工,必须保证钢筋布置得当,以交错分布的方式处理,同时还要保证钢筋捆绑牢固,但是执行起来难度非常高,尤其是绑扎方面,必须控制好绑扎细节,保证绑扎稳固牢固。

以上问题一直困扰着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且除了上述问题施工中模板支设、砼浇筑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十分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对高层建筑进行质量控制,并且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保障。

4.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应用设计

模板支撑是转换梁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模板以及支撑架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全方面控制与关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都必须符合荷载要求,结合工程建筑具体要点,以及上述工程概述的要求,尽量选择钢管支架模板支撑系统,钢管支架体系主要为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支模系统选择具体应用材料期间,必须保证高层建筑梁模板厚度≥18mm,选择常用的普通胶合板。内龙骨可以选择方木,规格为40mm*90mm,外龙骨选择双钢管类型,标准为48mm*3.5mm。模板支撑架设计中,侧向模板选择螺栓拉结的方式,其本身稳固效果非常好,加上48mm*3.5mm的钢管扣件加固,钢管支撑架也更加稳固。对该工程进行初步计算发现,所涉及到的梁立杆、纵横杆以及水平杆等,布置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首先是梁的底部立杆设置数量≥5,并且立杆的中间间距控制在250mm,立杆的两侧各预留出450mm空隙,这样每排的立杆就会顺延横梁跨度不断缩小间距,当然间距最小在400mm,与此同时横梁的底部还要设置支撑木方,总共包含11道,将支撑木方竖放,所有木方的间距为100mm。在此基础上拉螺栓位置也需要布置支撑木方,数量为5道,当然间距为300mm。

梁的底部设计中,需要立杆4根,并且立杆位置需要布置均匀,每排立杆都必须沿着梁的跨度方向变化,立杆的间距不能>400mm。高层建筑的转换梁施工中,梁底会设置至少6道支撑木方,将其均匀立放,支撑木方的规格为40mm*90mm,同时木方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38mm。布置对拉螺栓期间,布置数量为5道,布置的水平间距为300mm、400mm、400mm、400mm,以梁底木方布置的横向跨度为基础,布置方向间距为300mm。梁底部如果施工条件为1000mm*1200mm,那么底部立杆就需要设置4道,并且彼此之间间距控制在333mm左右,与此同时两侧还要预留出500mm的空隙,为增加立杆提供方便【3】。立杆每排设置期间,都要保证跨度间距,必须小于等于800mm。支撑方木为11道,将支撑方木立放,保证间距在100mm之内。对拉螺栓的布置,按照上述标准具体为3道,并且断面内螺栓安装的水平间距保持在300mm,这样跨度方向变化的间距都可以达到400mm的标准。

转换梁楼板模板设置中,模板面板的材料需要选择普通胶合板,厚度为18mm,底板选择支撑木方,立放、40mm*90mm、间距≥250mm。当然转换梁楼板模板还包含支撑立杆纵横方向的间距,都控制在800mm,施工期间的步距需要保持在1.5m。

转换梁支撑体系搭设构造中,搭设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之后进行模板翻样,这期间需要项目部就技术施工与研究展开讨论。接着进入到模板制作步骤中,模板制作期间确定模板材料与属性。模板支撑体系中依照相关原理完成模板安装,对安装好的模板仔细检查并且进行质量验收,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上支撑体系搭设构造步骤都是根据《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执行,尤其是其中的立杆横纵向间距控制,以及水平杆间距。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达到如下标准:

第一,转换梁施工技术应用期间,高支模区域进行立杆布置,这期间必须保证立杆的准确,要求必须在立杆支承面位置弹线,准确测定立杆的位置。扫地杆以及水平拉杆搭设期间,需要拉线测定,保证扫地杆的固定,这样纵横杆在拉通以及校正等就不会被遗漏【4】。横梁剪刀撑的设定,需要搭配立杆、水平杆以及扫地杆等附件,保证细节相扣到位,防止出现遗漏连接的现象。梁侧的模板之内以及外楞等间距设置,结合对拉螺栓间距计算值必须将其控制在施工范围之内,否则将会影响最终的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大梁的两侧架体也需要及时调整,尤其是剪刀撑的竖向方向,对于剪刀撑的水平方向梁底设置间距为4m。

第二,转换梁模板支撑期间,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为标准,以该工程具体施工特点为基础,纵横方向的扫地杆高度必须在200mm之内,如果该数值控制不到位,立杆的稳定性将会下降,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相同区域内,如果立杆方向受不到约束,将会导致计算值准确性下降,不安全因素增多,施工受阻。剪刀撑的竖向方向、水平方向以及倾斜方向都必须以支撑架为基础,这样一来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模式,同时搭设期间也可以全方面应用。高支模区支撑架水平杆控制好方向以及角度,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其稳定性。模板支撑架应用期间,控制模板厚度在18mm,同时支撑钢管需要取48mm,保持钢管的壁厚为3.5mm,结合现场施工的具体模板为基础,进行计算值计算。扣件扭力在应用之前必须对其试验检查,以及螺栓的直径与丝扣等也要符合,《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标准,结合扭力值进行核定。转换梁支撑架立杆应用期间,转换层施工楼板的厚度设计图纸为180mm,结构承受荷载均匀分布,利用钢管将顶部撑牢,这样就可以将荷载传递到周围,分散承受压力,强化梁板底部,增加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固性。

5.混凝土浇筑需求

首先,在转换大梁浇筑过程中,需要使用分层浇筑模式,为了避免出现气温较高致使混凝土凝固时间相对较快,形成梁面、楼面等冷缝现象,应确保混凝土初凝时间在5h以内,而浇筑路程则可分为从中线位置逐渐向两端浇筑。

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四周竖向结构等结构浇筑至梁底20mm位置处,使得竖向结构与架体之间具有良好的拉结。再次,需要在浇筑结束的竖向结构以及钢管位置架设完善的观测点,对转换大梁与板进行浇筑期间,应由专人观测与监督架体状况,若存在钢管偏移或者弯曲变形等现象时,需第一时间停止施工,并研究问题的成因及处理办法,在科学解决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

最后,由于转换大梁混凝土施工量与体积相对较大,想要确保施工质量就需要运用较完善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低水化热混凝土为水泥,在梁中预留出相应的温度测量孔,并在浇筑施工后初凝时第一时间实施浇水处理以及使用麻袋覆盖等方法实施养护处理,使得大梁的内外之间的温度在25℃之间,而浇水养护的时间应控制在7d左右。

6.钢筋施工与质量控制要求

转换层施工期间,钢筋需求量相对较大,交互与交叉现象也相对较多,主筋直径通常在Φ32,而梁箍筋为二级筋,其最大的直径为Φ16,这也使得钢筋的绑扎工作具有较强的难度。其中梁板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主要对钢筋镦粗直螺纹进行使用,并在钢筋绑扎施工前制定较为完善科学的绑扎流程。

转换板流程通常为对钢筋暗梁、暗柱等位置进行弹线;下沉钢筋后结合施工图弹线;暗梁支架使用钢管进行搭建处理;绑扎暗梁钢筋与生根柱钢筋;下层钢筋绑板;明确暗梁钢筋自身质量是否符合施工需求;确保沉梁位置正确;使用上下层钢筋拉钩;最后对钢筋进行验收处理。对这一绑扎流程进行使用,可在促进施工进度提升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实际施工需求【5】。同时转换梁的质量控制方面,首先进行柱子轴线测量,其次调整相关的钢筋等材料,再次是进行主筋穿梁,最后进行钢位调整,确定准确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正确理解施工技术的价值,同时控制好具体施工细节,保证施工环节的优化到位。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从施工技术、材料以及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控制,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牛鹏翔,赵静.高层建筑转换梁、转换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C]//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2008.

[2]代禹庭.浅析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1(2):118-119.

[3]江磊,洪巍.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3).

[4]梁智尤.实例分析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4(27).

[5]王延顺.浅谈某高层建筑转换层梁板砼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城乡建设,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