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张燮

张燮湖北省咸丰县大路坝区民族中学445608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因此,重视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语文学科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课文或是对真、善、美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挞,或是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或是对作者高尚人格的写照……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切入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教育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的远大抱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如在教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九年级下册)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去理解诗人深挚而强烈的爱国激情。“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强调了“我”和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从中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七年级下册),当祖国被占领时,主人公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表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去体会主人公深深的爱国之情。这些都能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让学生从小培养责任感,树立责任意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勇于担当,不逃避责任。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年级下册)时,让学生体会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天下的广阔胸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青少年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能很好地渗透德育。在上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上册)时,让学生自己体会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前后态度的变化,从而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包括亲情在内的一切,无不蒙上金钱的阴影。通过学习,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爱心。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缺少爱心。在教学中,挖掘德育素材,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心。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爱、关于友谊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七年级上册)中很好地体现了“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七年级上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许许多多的文章为我们帮助学生培养爱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生命诚可贵”,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值得珍惜的。但当今的许多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抗压能力较差,尤其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必要的关爱。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出现,打架斗殴、吸毒、轻生……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不能只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学会珍爱生命。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素材。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七年级下册)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九年级下册)中主人公在面临种种生死考验的时候,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这些都告诉我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6.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使学生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此,初中语文教材同样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威尼斯商人》(九年级下册),教学时可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去体会法的威严;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们在肯定他的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义举时,对他的做法可进行讨论,在今天法治社会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后果,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让学生在接受智育的同时接受德育,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和德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准切入点,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

二、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在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培养方面也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时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责任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动力;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和美的享受,以“育人”为目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