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谈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何川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达州635000)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数学教学上,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呢?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自觉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核桃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成之后,从中选择六种:

(1)每盘放1个,9&pide;1=9(盘);

(2)每盘放2个,9&pide;2=4(盘),多1个;

(3)每盘放3个,9&pide;3=3(盘);

(4)每盘放4个,9&pide;4=2(盘),多1个;

(5)每盘放5个,9&pide;5=1(盘),多4个;

(6)每盘放9个,9&pide;9=1(盘)。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六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有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了新知识。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模拟超市购物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

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趣味性。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我们就需要创设一个与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联系紧密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应用数学,知道数学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一年级学习“10的组成”时,可创设一个分水果的情境:妈妈买来10个橘子,要你分给自己和弟弟吃,你准备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教学“课堂超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钢笔25元/支,文具盒24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6支钢笔和8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25×6+24×8”,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

(1)25×6+24×8;(2)(25+24)×6+24×2;(3)(25+24)×6-25×2;(4)25×(6+8)—(25—24)×8;(5)24×(6+8)+(25—24)×6。通过“课堂超市”的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机结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