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措施分析梁新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措施分析梁新亚

梁新亚

身份证号41052619900817XXXX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方面,牵涉到诸多利益的协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阐述了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措施

1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

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城市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所建设的相应组织、结构、服务、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主要构建和支撑体系,其完备体制和完善程度对于城市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城市顺利开展各项活动。

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防灾、佳通、邮电通信、能源、环境资源以及水资源等系统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垄断性的经营、超前性和同步性的建设、公共性和两重性的服务、系统性和协调性的运转、间接性和综合性的效益等多种特点。

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综合服务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载体,是城市经济和各项活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标志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市政基础设施关系着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协调涉及到的方面的利益关系,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衡量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民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挥重要作用和功能的基本保障。

2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

2.1“十二五”主要成就

市政设施能力普遍提高,支撑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累计完成投资95万亿,比“十一五”时期投资增长近90%。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稳步推进,设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有力支撑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低碳绿色智慧理念创新,引领市政基础设施转型发展。“十二五”时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市政基础设施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启动了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模式,并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促进基础设施整体水平的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系统性,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内涵。

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十二五”时期,为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国家陆续出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相关政策。在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热、供气、公共交通、公共停车场、海绵城市、黑臭水体、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公用领域鼓励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高了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增强了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2.2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需求相比,市政基础设施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短板,与此同时,建设水平偏低、发展不均衡和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新的约束瓶颈。

一是投入不够,总量不足。市政基础设施供需矛盾缺口大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长久以来.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远低于合理水平,历史欠账巨大。“十二五”时期的投入总量有了很大增长,但设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持续下降。同时,市政基础设施服务需求持续扩大.服务标准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市政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的形势,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是设施水平偏低,“城市病”问题突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导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城市路网级配不合理,路网密度普遍低于7公里/平方公里,尤其是作为城市“毛细血管”的支路网,密度不足国家标准要求的1/2,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达不到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城市排水管网现状水平大大低于新修订的国家设计标准要求,总体来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旧账未还、又欠新账,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距离绿色、低碳和循环理念要求差距很大。由此引发的城市内涝、水体黑臭、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垃圾围城”、地下管线安全事故频发等各类“城市病”呈现出集中爆发、叠加显现的趋势.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公共安全。

三是发展不均衡,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率仍然落后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左右,中西部地区建成及在建轨道交通密度为10.5公里/百万人,不足东部地区的1/2,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处理占比仅为24%,与东部地区55%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效措施

3.1和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各个阶段,必须要结合城市的生活水平质量、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确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具体模式,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充分体现引导和支持城市经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增长,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形态、结构以及数量要逐渐成为城市的功能性和服务性的导向因素,确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的发展像协调。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垃圾随处可见、水源污染、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主要原因就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基础设施之间缺乏协调性。因此要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加入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3.2加强城市交通建设

首先就是要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各个城市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完善的交通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城市的轻轨、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具有节约用地、运输量大、环保、速度快等优点,并且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交通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城市的环境保护、交通监控以及交通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重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3.3市政基础设施之间要相互协调

市政基础设施中的能源、交通、环保、通信以及很多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为了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项市政基础设施之间要平衡发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并且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比例关系要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需求,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3.4构建市政基础设施的数据库

城市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套完善的包括道路数据、地形图数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数据、市政管线数据等在内的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利用这个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内部的市政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审批效率,科学规划各种市政基础设施。

结束语

市政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要积极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技术,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巍.节约能源资源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体现[C]//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刘守敬.刍议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5(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