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见习教学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外科学见习教学体会

陈永春

陈永春(廉江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湛江524400)

摘要: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为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笔者体会到要从五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

关键词:外科学见习教学体会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而临床见习是由课堂理论知识和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打好外科学基础最佳时期,也是成为外科医生的必由之路,可见临床见习对外科学的重要性。为提高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在此本人浅淡一下在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医德医风素质的培养

医德医风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它直接联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疾病痛苦,同时也是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社会、与病人发生联系过程的行为规范,因而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做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灵魂。目前由于天价医药费事件,医生收受红包、开单提成、开大处方、乱收费、滥检查等不正之风现于公众面前,这些不正之风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医生“救死扶伤”的光辉形象,由“白衣天使”转称为“白狼”。这一切足可证明在我们医务工作者中有某些人在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时,经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忘了自己的神圣使命,直接损害了白衣天使的形象,这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医德医风素质的培养教育是紧迫的和必要的。

外科学临床见习是学生将走向社会成为医生的最初阶段,也是学生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最初时期,此时易唤起学生对病人的同情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可见临床见习阶段也是培养教育医德医风、职业素质的最佳时期。老师就是领路人,作为临床医学见习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要有认真严肃的工作作风,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及严格的工作态度,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如在讲授选择检查项目时要有的放矢,避免撒大网,用药时尽量选择确切又相对较便宜的药物,既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减轻病人的负担,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和规范行为带动学生同时也加强自我教育。又如在询问病史时对病人要耐心、关心和体贴,检查病人时要细致、轻柔和系统,解答病人及其家属的问题要认真、耐心,处处体现出医生“救死扶伤”的良好职业素质和行为品质来感动学生。见习带教中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假如你是一位患者,你心目中的医生应该是怎样的?是热情还是冷漠?是马虎、随便还是认真负责?技能娴熟还是不准确?这样换位思考问题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对病人的同情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懂得关爱患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真正具有高尚的医德、职业素质的人。

二、加强教师的总体素质培养是提高见习教学质量的保证

临床带教老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带教质量。作为外科见习带教老师要具备如下素质:第一,要有热爱本职专业、热心带教工作和奉献精神;第二,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第三,要有广博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相关知识;第四,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第五,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上进心。这一切都关系到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传受理化知识,能否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充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可见要提高外科见习带教质量,教师首先要完善自己,不断学习,充分熟悉理论课内容和要求,认真备好课程及选择典型教学病例,详细设计完整的见习方案,查阅有关资料,深钻细研,了解和掌握前沿的学术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对见习全过程合理安排,做到胸有成竹,带教时才能从容不迫。这样既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能胜任教学工作。

三、科学制定见习目标,精心设计见习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合理、科学的见习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目标是决定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达到的程度。

见习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今后临床实习时能够迅速进入实习生角色,顺利开展实习工作。外科学是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均有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通过在外科见习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临床及相关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外科临床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对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的学习、理解和分析,初步学习和了解外科疾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了解外科常用基本技能,了解外科急诊、门诊患者基本检查方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及围手术期的主要处理方法;了解外科学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和各项诊疗规程,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第二,完整、合理、科学的见习计划是提高外科见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具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并配合理论学习的进度,务求能令学生通过见习进行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做到“边学、边看、边实践”。一般将整个临床见习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见习课时安排由易到难呈阶梯状分布,以便学生从最简单、最容易的目标做起。如在安排临床见习时,可先安排专科性相对不强的病例,让学生首先对外科临床概念有所了解,然后再安排专科疾病病例的见习,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达标的成功感中强化学习动力,为后期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四、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及时准确无误的诊断和果断合理的治疗等均离不开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而检查的选择、结果的分析、准确的诊断、合理的用药、病情的转变过程都离不开认真的思考。在带教中要改变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学生看”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转为以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古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见习目的主要是把课堂教学的知识联系到临床诊疗实践中去,做到“学会用”。学生经过在校的学习,已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知识已有所认识和了解。因而在带教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学生的水平等来实施相应的带教计划,由浅而深不断提出问题,在启发思维后由学生自己解答。如见习过程中提及临床相关问题时不准看教科书,迫使他们多想、多看、多问,增强临床分析能力,此法既可激发学生对见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学生的独立应变能力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常见病、典型病例作示教,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均给予系统、正确、规范的示范。同时在取得病人同意的条件下要尽可能让学生重复所教的操作,直到熟练为止,然后让他们独立进行操作,并给予必要的评价和指导。这样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实践能力。

五、落实见习考核制度,重视反馈,提高带教水平

为了解学生对每次见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进行见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纪律、见习态度、见习内容提问、医德医风、医疗安全、病历书写等内容。如急性阑尾炎项目带教后,让学生课后必须根据自己见习的内容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穿孔、宫外孕等常见病进行鉴别,加深学生的记忆,亦可达到考核的目的。

临床带教是培养一个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经环节,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征集学生对每次见习课的反馈意见,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使教与学互相促进,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及创新思维,提高带教水平,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