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基本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临床护士基本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实践探讨

毛丽莉杨红叶傅桂芬

毛丽莉杨红叶傅桂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20-02

【摘要】临床护士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55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专科护理技能等进行基本护理技能的培训。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通过院科和病区三级对临床护士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并做到常抓不懈,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关键词】护士护理技能规范培训实践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是目前护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临床护理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一位资深临床护士的工作风格、道德水准、品格修养、思维模式、决策能力等无不与临床实践有关。因此,护士规范化培训对临床实践能力、对护士基本护理技能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临床护士基本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独立工作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1护士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角色转变

1.1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不知所措,如何与病人沟通,顺利进行护理操作;如何了解和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从而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信任,能有针对性的对病人其进行健康教育;如何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等等问题,感到十分生疏。

1.2护士进入临床前都经过了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但各种知识都是相对独立和分散的,相互之间缺乏联系。部位护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刻板,到临床接触病人就暴露出基础概念含糊不清、基本理论似懂非懂、知识不连贯、思维缺乏逻辑性等问题。

1.3不知如何定位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因在未取得执业证书前既要分管理病人又没有处理医嘱、书写护理记录的权利,缺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良好有效沟通的信心,不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不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如三基理论、基本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学习时间的安排比例。护士由刚出校门的护生转变成一个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及临床工作能力并且在临床独立工作中承担工作责任和风险,需要有较大的心理转变和自我定位。

1.5近几年我院在护士规范化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对新护士、护士和急诊、重症医学护士有计划的进行1-3年的规范化培训,由护师以上职称护士担任指导老师对护士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实践技能指导。护士经规范化培训合格方能独立上班、续聘和晋升,进一步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提高临床护士基本护理技能的措施

2.1护士规范化培训要求加强岗前教育,岗前培训的内容是强调规范化培训阶段对于实现其规范化培训目标以及对临床护士将来的实践工作、熟练掌握护理技能有着重要作用;岗前培训内容还包括护士素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等,使新护士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和角色,迅速适应临床实践要求和医院的工作环境。

2.2综合素质要求

2.2.1医德医风教育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与广大病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对护士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势在必行,尤其是慎独精神,应培养护士的道德原则以适应医疗服务需求和医院工作环境。

2.2.2团结协作精神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协作精神,团结合作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要求。医疗任务是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各位医务人员紧密配合下完成,很多护理技术操作是各位护士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2.2.3沟通能力培养

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医学模式转变对护士这一社会角色提出的客观要求,护理过程也是人际互动的过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还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长、医生、其他医技人员的沟通对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2.3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3.1理论知识准备要求护士进入科室之前,认真复习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知识,常用药物、健康教育知识、危急重症抢救配合及护理等知识,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2.3.2护理基本技能训练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按照卫生厅《55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专科护理技能等,把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相结合进行培训和考核。

2.3.3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护理人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能力决定护士成长速度和高度,主要体现为更新原来知识能力、学习新知识和融会贯通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1],要做到有效学习,在学习中自我培养,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学习文献检索、科研方法学等技能,撰写学术论文。

3培训方式

护理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制定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见习期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及护士规范化培训方计划。成立基础护理培训小组,培训老师由各临床科室操作骨干、护师职称护士担任并首先接受统一的操作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低年资护士在明确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护理部印发,受培训护士人手一册的《见习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有计划、科学的、院科三级对护士分层级进行培训,共同完成基本护理技能的培训考核。开放护理示范教室练习操作,观看55项目临床护理技术操作DVD视频,明确统一的操作程序和评价标准,是临床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予以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55项目临床护理技术操作DVD视频挂院内网,使临床护士在科室能观看。护理部通过开展护理工作情景比赛、静脉留置针比赛、静脉输液、鼻饲、口腔护理全员培训等岗位练兵活动。

3.1岗前培训

培训时间一个月,按照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对新护士进行医院的院史、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院文化、护士职业生涯规化,压疮评估与管理、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及护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特点等理论知识;利用三周的时间进行基本护理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礼仪训练和心肺复苏术(CPR)、无菌技术操作、测量生命体征、口服给药法、各种注射法、氧气吸入、吸痰术、心电监护等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经过基础护理培训老师示范、指导,新护士进行练习,考核达到合格。

3.2见习期护士规范化培训

毕业一年内的新护士为见习期护士,按照见习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要求,主要是院科两级培训和考核。科室安排护师以上职称护士为指导老师对新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督导临床各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带教临床各班次的护理工作、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的培训、指导,解决临床中遇到的护理问题。让临床护士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常用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在培训和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责任护士工作流程、安全护理、沟通能力、抢救知识和技能,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护理工作质量达标。护理部每月工作重点中有针对见习护士重点培训和考核内容:“三基”理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进入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

3.3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仍由上一级护士担任其指导老师,通过参加业务查房、小讲课、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等形式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知识,操作技能主要通过科室基础护理培训教师组织示教、练习、考核和平时的临床实践掌握。根据护理部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为主,熟练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复习巩固专科技能、危重病人护理技能。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接受护理部技能抽考、CPR培训等。按照护理部每月的培训重点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专科技能操作规程和所管床病人情况,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完成护理操作并经考试合格。

3.4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培训

3.4.1护师培训是强化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技能操作规程,负责培训和指导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和专科及抢救工作,掌握所管床病人情况,个性化的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参与护理教学。技术操作培训内容主要是专科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抢救知识和技能,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参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院内、外组织的各种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学习班和研讨班、论文交流等培训活动,护理部每年护理技能抽考、CPR培训考核合格。

3.4.2主管护师的培训是安排主持科室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指导下级护士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技能操作规程,落实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传播新知识新技术,参与护理教学、病区管理工作、参与或主持护理科研。培训内容除了护师的培训内容外,增加护理科研、管理知识的培训、护理会诊等。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种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学习班和研讨班、论文交流等培训活动,护理部每年护理技能抽考、CPR培训考核合格。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学分≥25学分;每年完成1篇护理论文或综述并发表,参与护理科研至少1项。

3.4.3副主任护师按照主管护师的培训要求外,安排培训、指导及考核下级护士,参加医院每年初“科技活动周”科研知识的学习,提高科研意识及能力,每年发表1篇护理论文或综述,50岁以下的临床护士有护理科研立项至少1项。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学分≥25学分;

4效果

通过护士基本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低年资护士明确了学习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和重点,认清目标,确定任务,摆正位置,消除茫然和顾虑,积极练习,考核合格。基本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使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和进入角色,尽早掌握常用护理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每位参加培训人员通过考核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和学习。④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合格,专科护理技能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

5小结

对临床护士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常抓不懈,护理部认真制定并落实每年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各科室护士长、基础护理培训老师按照培训计划,以点带面对临床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按不同护理岗位的标准要求开展阶段性基本技能规范化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通过对临床护士基本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从护士礼仪到专科操作技能培训,设计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的培训知识点,使临床护士在培训活动中有共同的关注点,能参与交流切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培训后技能提升,在临床工作中能切实运用,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促进护理人才的成长及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涛,潘小玲.住院医师培训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2(1),42-43.

[2]宋玉波.在职护士参加技术操作比赛培训的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