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互动重参与促交流——《赤壁之战》案例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讲互动重参与促交流——《赤壁之战》案例评析

高华萍

高华萍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主体能否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实在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高年级的语文课上,却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即举手发言的同学变得越来越少,问答往往被六七个优秀学生包揽,造成“少数尖子撑场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僵局。这种“一头沉”的现象,说到底是一个主体参与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课堂互动;参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1-6035(2013)06-0000-01

上《赤壁之战》这一课,我设计了多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密度的对策和方法,力图打破语文课堂上“一头沉”的局面。一开课,我要求学生以“赤壁之战”为开头,每人写一句话,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然后指名回答。结果,举手的同学特别多,答案也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一上来就得了个开门红,我暗中十分得意。

“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其中一个难点。经验告诉我,教学上的难点往往也是参与上的难点。怎么突破这个难点,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呢?我小心翼翼地开始实施预定的对策。

首先,我要求每位同学先独立完成这样一道选择题:读读课文第5——11自然段,你认为下面四条中哪一条是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

1.选择东南风很急的一天向曹操进攻。()

2.带去的20条船装的是芦苇等物。()

3.黄盖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投降。()

4.火烧曹营,周瑜乘胜追杀。()

通过反馈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写信投降”就是黄盖向周瑜献上的计策。

然后,我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重点围绕“黄盖是真降还是假降”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并指定一人作好讨论记录。在巡视中,当我发现大多数小组均找到了三条以上的理由时,就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了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几个理由连贯起来说一说的要求。全班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举手十分踊跃。随着讨论的展开,认为是假降的理由一条一条的被列举出来:

1.黄盖信上说带着兵士和粮草,实际船上装的是芦苇等物。

2.周瑜带着兵船跟在黄盖船队的后面。

3.黄盖的船离曹营不到一公里时,黄盖叫士兵把船点着。

4.选一个东南风很急的日子去曹营,目的是为了用火攻。

5.黄盖已经向周瑜献上了火攻之意,为了打好这一仗,又献假降的计策。

讨论中,同学们用关联词语“不仅是因为……还因为……更因为……”作了表述。讨论已经相当充分,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黄盖的这条计策。“假降”,随着学生的话音,我板书了这个词语。第一参与的难点,按我预定的操作步骤,被顺利地攻破了。

事实上,更难参与的恐怕是第二个问题:“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80万,原因在哪里?”这个问题如果只是笼统地让学生回答一下,任务又主要落在几个尖子生身上,显然与我预定的课时目标不相符合。因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参与,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笼统的回答,势必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无训练价值可言。此其一。再则,满足于几个尖子生的参与,恰是我们所要努力打破的。尖子生的理解即使到位,也并不意味多数学生的理解同样到位。突破难点,不能以牺牲目标的达成为代价。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另一条路。

我先让学生按“写信→出发→点火→追杀”这样的步骤准备简要地复述课文的第三大段。要求明确后,课堂里的读书声马上响成了一片,六分钟左右,声音渐渐变得稀少起来。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

我点了一名中等生打头阵,让他先来简要复述“写信”这一部分。他说得不错。我顺着他的复述提了这样两个问题。

1.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会相信黄盖的话呢?

2.黄盖信上说“带着士兵和粮草”投降曹操,不这样写行吗?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黄盖摸透了曹操的为人,信上说的,句句合着曹操的心意,难怪他会喜欢得不得了。黄盖在信上写上“带着士兵和粮草”这一句,正是为了火攻做准备。要不然,他带去20条船就会引起曹操的怀疑。由此可见,黄盖的计策考虑得是多么周全。

对“出发”和“点火”这两部分的复述,我采用了分组比赛的方法进行。“出发”这部分由女生复述,男生质疑,再由女生答疑。“点火”这部分则反之。并规定,无论是质疑还是答疑,只要有理都给加分,最后开是男生分高还是女生分高。在我的一再“挑拨”下,男女生之间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质疑和答问也相当精彩。

问:黄盖去的那天,万一不刮东南风怎么办?

答:不可能!黄盖他们懂天文,知道这一天肯定刮东南风。

问:为什么要到离曹营不到1公里的时候把船点着?

答:他们是精心计算过的。要是里太远就点火,可能会烧不到曹营;要是路太近才点火,可能会被曹营发现。这样的距离刚好。

……

我平息了双方的“争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下面这道题目。

你认为赤壁之战中,东吴以上胜多的原因是:

1.东吴准确估计了曹操的心理特点。()

2.东吴准确预计了当时的天气情况。()

3.东吴用火攻的计策,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攻击敌人的短处。()

4.东吴的计策安排得十分周全。()

学生有选其中一个的,有选其中二或三个的,也有全选的。经过一番质问,意见得到了统一,全选。最后,我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天时地利,稳操胜券”结束了新课的教学。第二个参与的难点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争辩中被彻底瓦解了。

要说《赤壁之战》这一课有什么特色的话,我以为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主体参与、全面互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为了确保主体参与的实现,我首先在参与手段上做了改进。无论是一开课的以“赤壁之战”为开头写一句话,还是后来安排的两道题目,都通过运用书面作业的手段,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其次,在参与形式上,我注意把全班学习、小组协作、个别思考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听说训练也有了人人参与的机会。再次,我把质疑和竞赛的参与机制引入训练,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是,我以为,要始终保持主体参与的意愿,最根本的恐怕还是以下两点:一是训练点必须设在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够参与。对《赤壁之战》中两个难点的处理,我正是按这样的思路去设计和操作的。二是要致力于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也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参与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保证主题参与的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