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体会

毋文江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2200)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90例,随机分组,各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阿卡波糖片前提下,给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1)在治疗疗程结束以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55.56%)对比,观察组治疗疗效(91.11%)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31.11%)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89%)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提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控制血糖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023-03

阿卡波糖在DM-II中广泛应用,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在肠道内起作用,可对葡萄糖苷水解酶发挥着竞争性抑制的作用,可促使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降低,从而减慢糖的吸收,可使饭后血糖降低。二甲双胍也在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方面具有确切的治疗疗效。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型糖尿病进行对照试验,分别采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案和单纯阿卡波糖治疗方案,探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90例,男女比例55:35,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68.80±3.5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病程为6.81±2.30年。随机分组,各组4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9:16,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68.62±3.5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病程为6.80±2.30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6:19,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68.80±3.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病程为6.80±2.21年。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50mg/次,每天3次,进食第一口后服用。每周调整一次剂量,疗程3个月。

观察组:在阿卡波糖片前提下,给予二甲双胍0.25g/次,每天3次,口服,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调整剂量至0.5g/次,每天服用3次。疗程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经肘静脉血5ml,安3000r/min的速率进行离心处理,冷藏,待测。测定患者的血糖指标。以ADA指南为疗效评定标准,共3个级别:显效:FPG在3.3~5.6mmol/L间,2hPG在4.4~6.7mmol/L间;有效:FPG在5.6~6.5mmol/L间,2hPG在6.7~11.1mmol/L间;无效:FPG和2hPG无改善。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

在治疗疗程结束以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

3.讨论与结论

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已成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给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胰岛功能的不断下降是糖尿病病情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不仅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短期的控制,还需要对胰岛功能进行改善,从而达到长期改善血糖的目的。

目前为止,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常用的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但是单纯用阿卡波糖仅能够起到短期疗效,不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长期持续的有效控制。因此,建议联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进行使用。本研究显示,在治疗疗程结束以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55.56%)对比,观察组治疗疗效(91.11%)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31.11%)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89%)明显更低,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提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其中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糖药物,可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阻止糖异生,并且可提高增强胰岛素敏感度,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二甲双胍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阿卡波糖则在肠道内对葡萄糖苷水解酶发挥着竞争性抑制的作用,对葡萄糖淀粉酶的吸收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可促使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降低,从而减慢糖的吸收,可使饭后血糖降低。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控制血糖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军.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对比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163.

[2]吕旭艳,谢敏,陈小丽.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06):1113-1115.

[3]吴秉司.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168-172.

[4]韩家凯,庞妩燕,杨秀真,薛磊.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116-118.

[5]侯丽萍,赵红玲,张雪坤.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1):207-208.

[6]张丽菊,李为民.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药师,2017,20(02):284-286.

[7]申稳.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控压效果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6,13(11):55.

[8]赵珊珊,张焱,刘阔,李静.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比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02):61-66.

[9]刘志明,白晓苏,李木娇,黎智森.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对炎性因子及脂代谢影响[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4):40-42.

[10]张明,成立娟,任志学,郭敬,李红霞,宋玉玲,靳丽丽,刘晓宇,魏田静.阿卡波糖对比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168-1170.

[11]刘华楠.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临床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8,36(02):205-207.

[12]张莎,张云萍,杨振江,段正琴.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2):49-50.

[13]YasukoMatsuo,MasachikaKuwabara,NaokoTanaka-Totoribe,TasukuKanai,EisakuNakamura,ShujiGamoh,AkitoSuzuki,YujiroAsada,HiroakiHisa,RyuichiYamamoto.Thedefectiveproteinlevelofmyosinlightchainphosphatase(MLCP)intheisolatedsaphenousvein,asavascularconduitin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harvestedfrom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DM)[J].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