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养成教育之我见

郑开武

——有感于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

郑开武广东省珠海市莲溪中学519000

珠海新一轮大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区长助理、教育局鲍国汉局长率领区局机关各部门及全区镇教育组、中小学校一把手前往广州参加学习培训,聆听了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本人有幸参加学习活动,感受了魏老师、魏校长、魏局长的成长历程。

书生思想是一本巨书。翻开这本巨书,发现他的管理中蕴涵着朴素的哲学——刚柔并济,习惯成自然。掩卷琢磨,书生正是借着这种人生哲学,把各种关系——和学生的、和教师的、和校长的乃至和社会的都处理得有序、和谐。书生管理方式总的说来,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定程序,定计划,定制度,铸规矩以成方圆。他要求学生每天都坚持写日志、抄格言、读课外书、做运动;对老师,则要求在教室办公,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他透过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把纷繁复杂的教学工作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点一滴。其中的“七个一分钟”,于细微处见精神(每天做家务劳动,至少一分钟;每天写一篇日记,至少一分钟;每天唱军歌、唱校歌、唱好歌,至少一分钟;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每天练一分钟演讲;每天至少读中外名著传记一分钟);“八个学习习惯”,于持守中充实学习内容,修身养性(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适应教师的习惯、自己写作业的习惯、自出考试题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从某种角度讲,细节决定成败,行动形成思想,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想,细致入微的管理,切实可行的策划,习惯成自然的理念,收放自如的教学之道……正是书生教育思想的成功之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狠抓良好的养成教育。回到莲溪中学,学校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抓养成教育、造良好校风。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量化的德育内容,只有抓住行为习惯的养成,德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思想深处才能烙上印记,思维才能顺势飞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逐渐形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切入口,切实修定了养成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从以下五方面做文章、抓落实。

一、养成教育制度化

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方法丰富多彩,要把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制成条文,让学生遵守,逐步形成习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养成教育内容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养成教育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强化“规范”的同时,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了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先后推出了“中学生礼仪常规”、“公物爱护制度”、“校内步行推车制度”、“卫生打扫制度”、“文明班级评比条例”、“莲中教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项目评比结果报告制度”等,并把这些规范、规章、条例汇编成册,让师生熟悉条文,依规学习工作,使养成教育落到了实处。

二、养成教育规范化

我们把养成教育看作育人的一种手段,不光口头号召、制度成册,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卫生、纪律、劳动、礼仪五个方面严格训练,形成习惯。我们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后要做到一停二静,即:一要停止活动,二要心神宁静;在初中新生第一周入学教育中,我们反复训练,说理强化,采取了“文明语言”上墙、“礼仪常规”演示,举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生活技能表演等活动,规范学生行为,丰富校园文化,拓展成长空间。

三、养成教育序列化

为了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我们对养成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在“低起点、高要求、严管理、勤考查”的原则下,我们设立了养成教育活动项目,包括文明用语、仪表礼貌、清洁卫生、待人接物、团结友爱、尊敬师长、勤劳俭朴、守时守信、爱护公物、社会公德等等;并依“由易到难,逐渐扩大,步步深入”的顺序,有针对性地分年级进行了系列性训练,使各年级养成教育内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形成序列,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序列化教育不断规范着师生行为,文明风范不断化成学生的良好品质,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四、养成教育全员化

教师既是养成教育的指导者,更是养成教育的实践者。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动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人格力量。因此,学校在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特别强调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并从教师的自我养成、自我完善做起。可以说,“莲溪中学教工日常行为规范”励志导行,以行导人,对教职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养成教育社会化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同时,外界也时时在影响着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是养成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我校建立了家长代表联系点、村委指导站,及时收集、广泛听取良好建议,通过墙报、广播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激发参与热情,同时请家长代表、村干部来校作专题报告,为学生打造形成良好习惯的情境,提供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学校,理应为教育社会化做些工作。作为校长,理应抓住学校发展的有利契机,找准学校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以自身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实现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以此共勉吧,同志们!

我总认为,养成教育之风,将迎来教风、学风、校风的良好发展,迎来教育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