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伤的外科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肝外伤的外科治疗

王恒军

王恒军

(安达市医院黑龙江绥化1514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因事故、刺伤原因引起的肝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例由于交通事故、刺伤、高处跌伤等造成肝伤的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结扎止血、夹闭止血,阻断入肝血流,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分析手术治疗前后20例患者后进行评估,入院前临床右上腹疼痛评估值为28.85±2.35,治疗后右上腹疼痛评估值为19.75±2.3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患者均经过手术康复出院,采用纱布压迫止血,阻断肝血流,从而修补损伤肝脏,20例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术后5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回访20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结扎止血,修补肝损伤部位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重,控制因肝损伤引起的患者死亡率,术后回访患者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损伤;手术;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102-02

肝外伤主要因交通事故、刺伤、高出跌落、撞击等造成,肝外伤是临床普外科较为常见的腹部外伤,肝外伤的损伤程度仅次于脾外伤,因肝功能血供丰富,肝损伤破坏其生理功能,病死率较高,其中发生单纯性肝破裂患者中百分之九因为救治无效死亡,肝外伤患者易出现合并疾病感染的死亡率高于百分之五十[1]。我院选取20例因事故及外伤等原因造成肝外伤病例,分析临床外科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2014年3月~2015年8月20例肝外伤手术患者,临床均采取手术治疗,经检查符合手术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37岁,20例患者中,右上腹疼痛9例,向右肩部放射5例,右上腹疼痛合并低血压3例,恶心、呕吐各1例,20例患者中因交通事故引起肝外伤者9例,因高处作业跌落引起肝外伤者6例,刺伤、枪击引起肝外伤者5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据患者临床描述,主要体现在右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疼痛放射整个右肩区,后转右下腹、肝外常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呕血。

1.2方法

肝外伤患者取平卧位,采用连续硬膜麻醉方式,用血管钳夹闭止血,用细线做结扎处理,为降低继发感染、坏死等情况的发生率,临床尽量少用褥式缝合止血方式,出血量大而流量猛,损伤部位不能充分暴露的时,可采取纱布压迫止血,先行阻断入肝流通道,然后根据手术需要设法剥离显露损伤部位,使其暴露在术野范围内,如若阻断入肝流通道的方式不能有效控制出血量时,应考虑第二肝门附近肝实质内肝静脉、肝静脉主干或肝后下腔静脉损伤,即V级肝损伤[2]。采用纱布压迫方式,在胸骨下段位置行v行切口,将膈肌分开,将位于心包内和肾静脉上方的静脉流通道阻断,同时阻断入肝血流,露出损伤部位,从而实施修补,在肝外伤患者中仅有百分之一的病人需要做静脉内置管转流术,该方法主要适于下腔静脉阻断后发生容量缺乏者。其方法是用一根导管从右心耳向下腔静脉内推进到肾静脉以下、髂静脉分叉以上位置,然后结扎肝上和肝下下腔静脉,此造作不影响正常血流流通,下肢及静脉血流可通过导管上的侧孔流入右房。

1.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提取筛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所有临床计量资料均采用u检验,数据资料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分析手术治疗前后20例患者后进行评估,入院前临床右上腹疼痛评估值为28.85±2.35,治疗后右上腹疼痛评估值为19.75±2.3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患者均经过手术康复出院,采用纱布压迫止血,阻断肝血流,从而修补损伤肝脏,20例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术后5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回访20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

3.讨论

肝外伤分为钝性裂伤和穿透伤两种。由于肝血流量大、与下腔静脉等重要结构毗邻、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受伤后总死亡率可达l0%~20%。若肝静脉主干和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无论用什么方法抢救,死亡率仍在50%以上。

肝外伤手术适应证:低血压血流动力不稳定,外伤造成大面积腹腔内出血,肝损伤负累其他脏器出现合并症,血瘀沉积腹腔严重,肝损伤造成休克、腹腔积液者。

临床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阻断入肝流,结扎止血,修补彻底清创,清除坏死肝组织,导管引流,正确处理因肝损伤出现的合并伤[3]。

手术时检查患者外伤伤口,如若明确受伤部位为右上腹或右胸部撞击或其他原因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入刀方式,术前疑似肝破裂通过做切口,暴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

3肝损伤手术处理的要点是对出血加以控制、防止合并伤出现及胆瘘。要点:①联合医院权威或是专科医生进行座谈会诊;②鉴于肝外伤的死亡率及肝功能恢复,采用麻醉师应是经验丰富;③术前根据病人需要,准备血量避免临床大出血,控制输血温度;④在容量补足前不要搬动肝脏;⑤术中医生阻断大血管时应联合麻醉医生,考虑到患者回心血量突然减少难以承受的状况。

肝外伤临床普外可较为常见,其发生率与脾外伤等同,其往往是由于交通事故及刺伤、跌伤等情况造成,本组研究的20例患者均为肝伤,由交通事故、跌落、刺伤等原因造成,针对肝外伤患者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也是最快恢复肝功能的治疗方式,及时的手术治疗能避免患者死亡,减少脏器合并上的发生。

本文研究了20例肝外伤患者的手术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均经过手术康复出院,采用纱布压迫止血,阻断肝血流,从而修补损伤肝脏,20例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术后5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回访20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

【参考文献】

[1]康青松,董朝富,赵伏义.损伤控制在严重肝外伤的手术治疗中的运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5,02:285-286.

[2]赵泽新.外伤性肝破裂68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74-75.

[3]涂清华,黄进.严重肝外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6:2379-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