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周开慧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401320)

【摘要】目的:探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0例贫血待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20例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200例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找到了贫血原因,确诊率高达90.9%,另有20例患者因细胞形态等无明显特异性变化,因此无法确诊贫血病因,占总数的9.1%。从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可知,贫血患者的诊断分型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缺铁性贫血,占比29.5%。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贫血病因及贫血类型的重要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贫血;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率;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127-01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0例贫血待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85例;患者的年龄在14~74岁,平均年龄为(44.8±3.1)岁;入选标准:Hb<100g/L;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血友病患者;晚期妊娠患者;凝血因子障碍患者;穿刺部位有炎症患者。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骨髓血细胞检查,局麻后,在无菌环境下行骨髓穿刺操作,选择选择髓液丰富、且容易定位的胸骨、髂前或髂后部位为穿刺点。将获取的骨髓细胞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白细胞等。用瑞氏和铁染色法制作骨髓细胞涂片,对有核细胞进行分类检测,镜下观察骨髓小粒、脂肪滴以及骨髓特有细胞,判断骨髓的增生程度。油镜观察有核细胞分类计数、形态及是否异常,计算粒/红比值[3]。

2.结果

患者的临床准确率本组220例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200例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找到了贫血原因,确诊率高达90.9%,另有20例患者因细胞形态等无明显特异性变化,因此无法确诊贫血病因,占总数的9.1%。从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可知,贫血患者的诊断分型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缺铁性贫血,占比29.5%,如表1所示。

3.讨论

贫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并且其引发原因众多。贫血的临床表现与贫血的病因密切相关[4]。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呼吸等系统的代偿能力、耐受能力也明显下降,可进一步诱发神经系统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功能减退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明确患者病因后,可给予针对性治疗,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贫血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血液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骨髓细胞学检查原理如下:体内的铁元素分为内铁和外铁,细胞内铁是幼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时的基本利用形式,细胞外铁是含铁血黄素存在的储存铁形式。检查中通过瑞士铁染色可判断出患者体内铁元素的吸收、存储、利用等动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5]。检测原理为:以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作为判断贫血的指标,其中任意一项低于正常范围均可断定为贫血,以红细胞象、骨髓细胞象作为贫血的辅助诊断标准,用于判断贫血程度和反映患者病情进展。

本研究中,本组220例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200例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找到了贫血原因,确诊率高达90.9%,但仍然存在部分原因不明的贫血类型。因此在诊断贫血原因不仅要采取骨髓细胞学检查,同时还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临床研究显示,对于多数贫血并非由营养不良造成,一般是多种疾病作用的结果。对于骨髓细胞学难以确定的类型,应借助细胞化学染色进行进一步确认。

综上所述,临床上贫血的种类繁多,对症治疗前需明确患者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骨髓细胞学虽然不能100%的明确贫血患者的病因,但可有效辨别贫血类型、呈现形态学特征,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李霖,康慧媛,潘玉玲,等.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骨髓活检切片联合检测在低原始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溶血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24(1):138-143.

[2]杨伟涛.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7):31-32.

[3]尹立.探究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5,34(28):75-76.

[4]赵雪妃.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67-167.

[5]康斌,张大燕.骨髓细胞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330-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