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的效率岳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怎样提高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的效率岳毅

岳毅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变电运行值班员培训工作一直以来是公司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减少误操作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在普遍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变电运行仿真培训,而这种培训的针对性太强,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收效也不是很好,怎样发挥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通过一年的上挂学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公司系统建立标准化仿真系统,系统将全公司的典型接线方式和各种保护配备齐全,在各基层单位建立小型仿真培训室,这样既解决了在定级考试对系统不熟悉考不出真实水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基层单位的培训问题,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变电运行,仿真培训,标准化仿真培训系统,培训效果

正文

在变电运行专业中,各单位由于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变电运行专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代管、控股公司,如果,在公司系统建立标准化仿真系统,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师促训的方法,可以在降低培训成本基础上,大大提高变电运行专业的技术水平,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培训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1、培训方式不合理,标准不统一

1.1各单位在培训的工作上普遍采用“师带徒”的方式进行现场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存在局限性,一是,师傅的水平本来就不高,二是,在现在的竞争机制下,师傅未必会将所以的技能全部教给徒弟,三是,由于标准不统一,培训的效果得不到检验,或检验的内容不全面。

1.2在公司系统中,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不统一,且不全面,各仿真站的一次接线图,保护配置未将公司内变电站包揽全面,而建立多个不同版本的培训系统,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

1.3公司内的考评、考试,由于系统的不统一,必须事前经过对系统的熟悉或讲解,增加了考试、考评的时间和难度。

2、培训成本高

2.1目前,公司内部有一个培训中心,六个培训分部加上个单位的仿真室,仿真培训系统软件加硬件总投资金额超过2000万;更不说每年的更新维护费用了。

2.2基层单位的变电站、集控班都没有自己的仿真培训系统,培训很不方便,要想参加培训,只有到有培训系统的单位进行集中培训;这样一来,差旅费、住宿费大大增加;同时,存在交通安全风险。

3、培训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3.1由于培训中心和培训分部都会按照各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仿真培训系统,有利于本公司员工的培训,这样一来,其他公司来参加培训的人员,一是对系统不了解,二是对保护不熟悉,三是由于培训系统更新不及时,存在仿真设备与实际设备部对应的现象,导致培训考核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培训中心是以成都供电公司现有运行方式为模本建立的,自贡培训分部是以自贡供电公司为模本建立的,而乐山培训中心是以乐山为模本建立的。

3.2由于仿真系统涵盖的不全面,而实际培训必须遵守各培训点的规则,培训后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往往导致培训与实际脱节。

3.3班组培训在培训工作中是最重要的培训环节,由于变电运维培训现场事故模拟及其困难,导致班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很不理想,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异常处理、技能比赛以及正副班考试等。

二、完善仿真培训系统

1、标准化仿真系统的建立

1.1一次系统的建立,公司应统一建立标准的仿真培训系统,标准仿真培训系统函盖公司内所有电压等级(甚至配电网络),一次接线方式。

1.2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建立,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应涵盖整个公司内所有的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甚至包括前沿科技的应用。

1.3扩展系统功能,将运维一体化培训纳入仿真系统中。

1.4培训中心和培训分部包括各二级单位,只需更新安装标准化仿真培训软件即可;由于系统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各基层单位的变电站、集控班安装一到三台系统,完全可以满足班组的全面培训;这样就相当于,全公司就一套完善的仿真系统,既能满足各种各种培训考核和技能竞赛,又能满足班组的日常培训,同时,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降低了培训过程中交通安全风险。

2、完善培训标准

2.1统一标准化仿真培训系统的相关资料,将系统的操作票、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巡视以及运维一体化培训模块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式进行标准化完善,形成标准化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

2.2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由于是标准化仿真培训系统,同时,也编制了标准化培训教材,培训难度也不大,省公司只需要在培训每个单位的专职(或兼职)内训师一就可以了,基层单位再由这名内训师培训各班组的培训员一名,培训员再去培训班组人员,这样形成一个培训网络。

三、提高变电运行仿真系统的培训效率

1、建立标准的仿真站

1.1标准仿真站一次主接线的确定,由各单位将所有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收集起来,汇总到生技部门的变电运行专责处,生技部门将本局的典型接线进行整理后,汇总到省公司,省公司将全川的接线方式进行整理后形成标准仿真站的主接线方式。

1.2标准仿真站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确定,由各单位将所有变电站的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情况收集起来,汇总到调度部门的保护专责处,调度部门将本局的所以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整理后,汇总到省公司,省公司将全川的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整理后形成标准仿真站的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这样,标准仿真站就包揽了全川变电站的所以保护和自动装置。

1.3依据以上的整理,建立标准化仿真站,由于以上统计包揽了500KV、220KV、110KV、35KV、10KV五个电压等级,所以,标准仿真站可以建1座500KV的变电站和1座220KV变电站,500KV站三个电压等级500KV、220KV、35KV,220KV站三个电压等级220KV、110KV、10KV,其具体接线由收集好主接线图来决定。

2、形成标准化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

2.1省公司培训部门召集变电运行的专家,进行教材的编制,教材的内容包括,培训的要求、目的、流程、教学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等。

2.2省公司考评办召集变电运行的考评专家,进行考核标准的编制,针对技术等级鉴定和职业鉴定的要求,制定标准化的考核考评标准。

2.3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包括:事故处理的原则、流程,单一线路跳闸(包括事故性质: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事故类型:单相接地故障、相间短路故障和相间短路接地故障)的处理,母线故障的处理,主变故障的处理,单越故障的处理,双越故障的处理等。

2.4异常分析及处理,异常分析重点突出分析,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异常的分析与处理,机构异常的分析与处理,断路器、隔离开关异常的分析与处理,变压器异常的分析与处理,避雷器、电容器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3、建立内训师队伍

3.1省公司成立内训师专家培训队伍,专家培训队伍由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一线运行人员的高级技师和优秀技能人才组成;负责培训各单位专职或兼职内训师;

3.2各单位设立一名专职或兼职内训师,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培训班组的专职或兼职培训员;

3.3各班组设立一名专职或兼职培训员,专职或兼职培训员负责培训班组人员。

结束语

以上对公司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在我公司的应用,建立并完善了培训教材和考评体系,规范了培训队伍,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水平,减少变电站值班员操作风险,提高值班员事故处理的能力,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闾洪庆.分布式变电运行事故预案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2]户艳琴.变电运行软仿真培训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07.

[3]董勤伟.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开发方向探讨[J].电力设备,2006(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