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凝血检查分析前质量的方法

/ 2

提高凝血检查分析前质量的方法

李保才

李保才(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广西武鸣530100)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13-02

【关键词】凝血检查分析前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凝血实验在急救和抗凝、溶栓治疗及手术前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而检验的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工作者的准确诊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其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凝血检查分析前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

1分析前质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二级医院以上的临床实验室已能够普遍开展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的质评,这些质控注意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控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检测前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没有一份合格的病人标本,检验人员就不可能做出一份反映病人真实状况的检验报告,检验结果与病人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遇到此情况,临床医生总是抱怨检验人员。但有时对标本的采集质量是检验科无法控制的,更加重要的是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据报道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46-68.2%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求[1]。

2我院的现状

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共有39480例血凝四项检查,其中有490例由于各种原因而复查,通过对复查标本进行溯源性查因其中有302例是分析前标本原因引起结果误差,以下对误差标本进行分析与总结。

2.1受检者影响因素

①受检者的诸多因素如服用药物、环境因素、生理变化、饮食等均会影响凝血试验的结果。

②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凝血活性,降低纤溶活性。

③大剂量应用青霉素可使PT、APTT、INR值明显延长。

④剧烈运动或输注肾上腺素时,Ⅷ因子活性会快速上升,月经期纤溶活性明显升高。

⑤高脂肪食物造成血脂升高,可抑制纤溶活性。

2.2标本采集影响因素

2.2.1溶血、脂血标本溶血标本由于红细胞磷脂表面具有凝血活酶活性,能缩短血浆的APTT值。高脂饮食可抑制纤溶活性;脂血会影响仪器对于浊度的测定,从而影响结果。

溶血常见原因①:由于真空管内负压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泡沫增多,泡沫可使纤维蛋白原、因子Ⅴ等变性。原因②:由于普通真空管使用广泛,设定负压较大,如果采集标本量与试管内设定的压力差值较大,试管内仍然残留较大的负压,导致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溢出,造成红细胞膨胀破裂,引起溶血。

解决方法①:为防止应用真空管采血时发生溶血,可采用以下措施:采集血标本时,将管塞穿刺针向下倾斜60°插入采血管安全帽,使其靠近采血管侧壁,或插入管塞穿刺针后把针头压向采血管侧壁,使血液沿管壁流下,避免血液直冲管底,减轻血液机械性震荡及避免形成泡沫,减少溶血机会。解决方法②:单管采集时应先拔出静脉穿刺针,头皮针管内血液流进管内,真空管与大气相通,消除负压,切忌先拔出管塞穿刺针。如果多管采集,采集标本量较少的真空管又不能放到末管,则应该在采集完后尽快向管内加入空气,抵消残留负压,从而使溶解在血液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血液中气体向外溢出。

2.3标本运输标本需要在室温下运送,不推荐使用冰块,因为低温可活化VII因子,损失vWF因子和破坏血小板[2];避免高温运输;必需塞盖运输。

2.4抽血管的选择提倡应用带塞的高质量塑料或聚乙烯试管。

2.5抗凝剂的种类肝素能与血中抗凝血酶I(AT—I)结合,形成肝素AT一Ⅲ复合物,作用于凝血活酶,并阻止因子VII、Ⅺ、IX、Ⅺ的活化,阻止血小板释放ADP、PE-3而影响血小板聚集,从而产生强大的抗凝血作用。正因为肝素钠可加强AT一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形成,抑制许多凝血反应,因此不能用于凝血功能检查。EDTA—K2与血中钙离子结合成螫合物而抗凝,但它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且对因子V保护性差,因此PT、APTT延长、FIB升高。0.109mo1/L草酸钠(1:9)是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查的抗凝剂。它与血中钙离子生成不溶性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但因有不溶性沉淀物生成影响了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时光电终点观察,使PT、APTT缩短,FIB升高,加之V和Ⅶ因子在草酸钠中不如在枸橼酸钠中稳定。因此现在一般不用它来作凝血检查。目前使用3.2%(0.109mol/L)枸橼酸钠(1;9)抗凝,因为Ⅴ因子和Ⅷ因子在枸橼酸钠中更为稳定;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浆做APTT,比肝素的敏感性更好。

3结论

凝血实验已广泛应用到血栓与止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的观察及患者术前、术中出血倾向的监测等诸多方面。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显得至关重要。标本的规范化采集是结果准确性的保证,合理的工作流程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前提,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做好全面质量控制,而且还要知道其结果的变化趋势,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临床。

参考文献

[1]徐兰锋.加强与临床沟通重视室前质控[J].医学信息,2011,24(4):2156.

[2]张永爱,付林金.凝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J].2011,29(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