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的影响观察

陆春燕

陆春燕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妇幼保健院661399

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探析、观察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68例正常产妇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进行常规分娩准备,而观察组则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在不同的干预方式下疼痛程度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分娩疼痛分级标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0级;对照组轻度疼痛11例,占32.3%;中度疼痛19例,占55.8%,重度疼痛4例,占11.7%。观察组轻度疼痛24例,占70.5%;中度疼痛9例,占26.4%;重度疼痛1例,占2.9%。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后,分娩时的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分娩的依从性,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以保证产妇以最佳的状态顺利进行分娩。

关键词护理干预;分娩疼痛;影响

产妇分娩疼痛主要由子宫收缩产生,并贯穿整个分娩过程,是产妇分娩时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1]。由于分娩时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安、焦虑心理或不良情绪,使得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导致疼痛持续发生,从而使得子宫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分娩难以顺利进行,造成难产等。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68例正常产妇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15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4.0±4.5)岁;孕周38~43周,平均(40.2±1.5)周;B超检查以及骨盆测量各项值均在正常范围,且没有明显的剖宫产指征。将6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在两组年龄、孕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单进行分娩前的常规准备[2],如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做好产房卫生,保持空气清新,为产妇营造温馨、安静的产房环境,可以由家属陪同。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产前护理干预:产妇分娩前期,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及其家属对其住院环境、产房的环境以及设备进行介绍,并指导产妇做好产前检查。查房时积极主动了解产妇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可通过让主要产科医生、护士等向产妇介绍自身资历、技术能力,让产妇感到安慰,并受到尊重,以取得产妇的信任。须适时对产妇分娩相关知识、分娩的整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宣教,说明分娩时产妇的医护,以消除产妇的心理疑虑及不良情绪,积极说服产妇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分娩[3]。告知产妇分娩属正常的生理过程,分娩时不必慌张,可听些舒缓的音乐以做适当的心态调整。②产时护理干预:为产妇安排舒适、安静的分娩环境。产时安排有经验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系统性评估,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以使产妇建立充足的信心。因产妇的家庭情况、知识层次的差异等,在产妇出现宫缩疼痛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护理人员需根据产妇的性格特征,给予产妇足够的精神鼓励,安慰产妇,严格观察产妇以及胎儿的情况,并做好处理突发情况的准备。同时需转移产妇注意力,使其心情舒缓,如:可让产妇的丈夫或家人陪同,建立合理、有效的家庭支持,减少产妇恐惧感,增加自信心。产妇生产时,会大量出汗,应及时的帮产妇更换被褥及衣物,增加产妇舒适感。若宫缩加强时,需指导产妇做长时间的深呼吸,肌肉放松,以减轻疼痛,呼吸由缓慢的深呼吸逐渐过渡到浅而快呼吸。在分娩的过程中,可配合按摩法,选择适当的按摩方法可帮助产妇减轻疼痛[4]。

1.3疼痛评价标准[5]:疼痛的程度分级:0级:无疼痛,腰酸,稍感不适,可以安静配合;Ⅰ级(轻度疼痛):间断的隐痛,可忍受,能合作;Ⅱ级(中度疼痛):明显的腰酸痛,呼吸急促,难以忍受,要求服用镇静药,睡眠受到干扰;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强烈,无法忍受,需要镇静药物,睡眠受到严重干扰。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均经X2检验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得出:本文分析的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出现0级;对照组轻度疼痛11例,占32.3%;中度疼痛19例,占55.8%,重度疼痛4例,占11.7%。观察组轻度疼痛24例,占70.5%;中度疼痛9例,占26.4%;重度疼痛1例,占2.9%。详见表1所示。

表1两组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疼痛比较[n(%)]

两组结果比较,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疼痛的程度有明显改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妇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在分娩时会有的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心理及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引起分娩困难。因此,让产妇充分了解分娩的的相关知识及分娩过程中的医护措施,让产妇充分的信任,树立足够的信心,在舒适安静环境及良好氛围中完成分娩。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疼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产妇更能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分娩[6]。所以,在分娩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芬.分娩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9)

[2]张树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09)

[3]黄文红,陈若颖.心理干预对减轻孕产妇分娩疼痛作用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2)

[4]冯希源,罗碧如.17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疼痛及控制状况调查[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07)

[5]王爱宝.浅谈对产前分娩疼痛的心理护理[J].海南医学.1999(01)

[6]王玉娟,李爱青,郭颖艳.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