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76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中西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76例疗效观察

王国清

王国清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东兴乡卫生院166300)

【摘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既健脾益气,止酸止痛,又具有现代医学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含量,保护胃黏膜,促使溃疡愈合作用,并根据症状辨证施治,灵活运用,既治标又治本,疗效显著。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中西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57-01

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所致,其形成与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密切相关,一般十二指肠溃疡较多见,本病病因较多。正常情况下,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性损害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有效保护处于平衡状态,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一般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有害因素增加或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6例的病历资料,男48例,女28例,年龄28-65岁。患者表现:除了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所有患者经过纤维胃镜探查后确诊。将患者按照先后治疗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奥美拉唑胶囊20mg,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阿莫灵50mg口服,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胃炎合剂10mL,空腹口服,每日3次,15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中药,基本方: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海螵蛸15g、延胡索10g,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者加厚朴、豆蔻、炒二芽,嗳气、吞酸者加瓦楞子,胸胁胀满者加柴胡、川楝子,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陈皮、砂仁,口干、咽燥者加麦冬、生地,胃脘隐痛、遇冷加重者加高良姜、淡附子,有便血者加三七粉、地榆炭,有瘀血者加五灵脂、丹参,嘈杂者加吴茱萸、黄连,以上方水煎服80mL,每日2次,15d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观察疗效。

3结果

治疗组38例患者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28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探查溃疡消失;10患者症状部分消失,胃镜探查部分愈合。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中9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好转,9例患者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胃镜探查未愈合或加重,治疗无效,总有效率76.3%。经过3个月至一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占265%,对照组复发率占46.1%,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多为周期发作,秋季至春季是发作季节,可由气候寒冷或饮食不洁而诱发,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一般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如无效,应进一步作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以除外穿孔、梗阻或恶变的可能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X线钡餐检查是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钡气双重对比造影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溃疡的X线征象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龛影是溃疡的征象,胃溃疡多在小弯侧突出腔外,球部前后壁溃疡的龛影常呈园形密度增加的钡影,周围环绕月晕样浅影或透明区,有时可见皱襞集中征象。间接征象多系溃疡周围的炎症、痉挛或瘢痕引起,钡餐检查时可见局部变形、激惹、痉挛性切迹及局部压痛点,间接征象特异性有限,十二指肠炎或周围器官炎症,也可引起上述间接征象,临床应注意鉴别。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中医认为本病不单纯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与肝脏有密切关系,临床多见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脾虚肝郁等症型,食疗是一项十分主要的措施[1]。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所致,其形成与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密切相关,一般十二指肠溃疡较多见,本病病因较多。正常情况下,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性损害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有效保护处于平衡状态,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一般消化性溃疡是由于有害因素增加或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现代医学在治疗上用组胺H2受体阻断剂,阻断壁细胞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抑制胃酸而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在一定程度上效果不错,但单一的治疗方法其治愈率和复发率比中西药同时治疗要差得多。

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疗法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出”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笔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且具有加强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加固胃黏膜屏障,改善黏膜血流等作用。海螵蛸敛酸止痛,含碳酸钙、磷酸钙,能中和胃酸,故能制止胃酸过多,含黏液质保护胃黏膜,延胡索能引气止痛,含去氧紫堇碱,能保护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减少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量。诸药合用,既健脾益气,止酸止痛,又具有现代医学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含量,保护胃黏膜,促使溃疡愈合作用,并根据症状辨证施治,灵活运用,既治标,又治本。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药学大学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