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推进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措施

刘思慧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113122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同地区受到其不同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区域之间失衡的情况,农村人口对于能源的占比较小,而且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为了缩小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对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走向。在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首要待解决问题。由此,加强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以为后续的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奠定基础,明确前进方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实际工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1农村区域发展现状与问题

1.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也高于中西部地区。虽然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后,地区发展差异的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重视,并将缩小地区差异作为指导方针,但是东部地区本身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吸引外资也相对容易,这就形成了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越来越大的局面。

1.2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

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面积,因此区域间的发展特色非常明显,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都比较大。而且有的农村区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阶段,还有的地区处于现代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现状具有不同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1.3人口素质限制、资金投入力度受限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对于一些现代农业技术知之甚少,这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加上国家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的资金有限,所以给相关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2农村区域发展现状的发展策略

2.1农村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

我国农村道路差距大,在我国有些地区,农村道路并没有修路,导致交通困难,而有些地区的农村道路大多已经修好了。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修建道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并不好,在农村中,很少看见这些设施,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尤其薄弱,造成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我国的就业人口来说,我国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性较强,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从劳动力的流向方向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量都非常大,但是东部的流入人口较多,而中西部的流出人口较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变职业,变为“全职非农”,并慢慢地向城市进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造成我国的城市化飞速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不均衡。我国应当在农村设立基础设施以为人们提供方便,还要设立公共服务机制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改变资金分散等问题,加强管理,避免投资重复和资金浪费等问题。均衡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要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以促进和平衡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农村区域发展变得均衡起来。

2.2实施差别化调控政策

因为有地域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条件较为丰富,发展水平也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且国家对各个差异化区域实施了统一金融政策,造成一些地区的发展条件受到限制,这并不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据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先对各地区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再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能满足各地方区域发展需求的经济金融政策,使政府的市场经济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金融调控的弹性化,最大限度缩小金融发展差异。

2.3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

造成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市场化程度差异。所以,应该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通过对中西部资源优势的利用进行市场开拓,以此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市场观念意识。另外,为了使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得到加强,应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样化,并鼓励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个人私有制经济、基金经济等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同时,为了能使各群体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应该对市场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坚持合作金融思想观,使农村信用社对金融发展的正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4保障公平,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国家应该统筹各地区的发展状况,科学地进行空间规划布局,尤其是产业布局。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调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总的来看,地方政府的目标和国家目标应该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例如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所以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在考虑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会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突出特点是附加值低,所以一些农民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会转到一些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当中去,从区域发展来看无可厚非,但是对国家来说,粮食安全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首先,各地区应该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经济水平,比如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投身到工业发展的事业当中;其次,国家要建立区域利益平衡机制,对于一些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地区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和扶持。

2.5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

我国普遍存在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状况,为了能使区域和内部的发展差异尽量缩小,政府应该将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对各地区金融性机构进行相应的扶持,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为了能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应该进行金融中心的培养,并提升其引导性作用,然后以金融中心作为基础,向四周进行引导性辐射,实现完善金融机构的目标。

2.6注重非农经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

农村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非农经济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非农经济已然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农经济的主要体现就是乡镇企业的建立,它对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西部农村应该实施全面的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国家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资力度,实施相应的改革,优化发展结构,加快培养人才,提升经营者的素质,推动农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制定一系列扶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同时也不能忽视非农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洪亮.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7):331,333.

[2]许秀川.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定量研究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20-224.

[3]吴娇.基于金融地理学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