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夏成国张明华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8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IgE、IL-4及TNF-α水平则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布地奈德;孟鲁司特;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特殊类型哮喘,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病理生理基础为持续性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因此临床治疗多给予抗组胺药、抗感染、支气管扩张药等治疗,本文将局部抗炎糖皮质激素药物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67例,女18例,年龄在4-10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平均年龄(7.2±0.6)岁,病程在5-3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9.4±1.8)月,其中合并鼻炎者7例,发热者16例,鼻窦炎者5例,对照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平均年龄(6.9±0.8)岁,病程在2-3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7.9±2.3)月,其中合并鼻炎者5例,发热者13例,鼻窦炎者4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平喘、止咳、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吸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mg/次,3-4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6岁以下患儿口服剂量为4mg,1次/d,6岁及以上患儿口服剂量为5mg,1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1]。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临床症状观察指标包括咳嗽症状积分、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鸣音消失时间,其中咳嗽症状分为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症状评分则根据咳嗽性质、咽痒和咳嗽程度共计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判断,咳嗽性质包括痉挛性咳嗽、咳呛、干咳及无咳嗽,咳嗽程度包括无咳嗽、偶尔咳嗽、反复咳嗽、持续性阵咳,咽痒包括偶有咽痒、常有咽痒及持续性咽痒,上述评价维度根据严重情况分别计0-6分,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越高说明咳嗽症状越严重。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及第1s用力呼气量(FEV1),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肺活量和第1s用力呼气量,采用肺峰流速仪检测呼气峰流速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及,试剂盒购自上海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布地奈德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效果,雾化吸入后可快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气道内过敏介质释放和其导致的平滑肌收缩,但现代病理学研究显示,白三烯直接参与了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炎症反应过程,而布地奈德无法缓解由白三烯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孟鲁司特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则能很好替补布地奈德的不足[2]。为此,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尹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29-130.

[2]李小红,杜杰.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