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闫建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闫建义

闫建义1李君普2

闫建义1李君普2

1.新乡市市政设计研究院453000;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0082

摘要:近些年来,在道路桥梁工程规模扩大的同时,不难发现道路桥梁过渡段经常出现交通故障问题,威胁着人们出行的安全,加之道路桥梁工程工作量大,涉及的生产环节多,整体建造也较为繁琐,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确保道路桥梁过渡段质量合格,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得以满足人们出行要求。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搭板;台背

1导言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当中,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一直都是深受重视的重要内容,其无论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民生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便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因素。

2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过渡段施工是路基进行不均匀沉降控制的关健所在,也是各类结构物和路基进行综合处理的关键路段。当前需要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选料标准、压实标准等措施上降低桥面塑性变形。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的结构物自身刚性条件不相同,所以会导致轨道刚度发生变形。在桥梁和路面基础之间的位置需要布置相应的过渡段,能够使得轨道刚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让道路和桥梁之间的沉降差不断缩减。

当前桥台台背施工中路堤实际压实度不够,因为台后填土压实度是根据施工材料、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经验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目前桥台台背存在着填土压实不够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施工不均匀沉降。除此之外,公路建设完工后投入营运的过程中,路基受到车辆长期的荷载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将会导致土基发生塑性变形,并且经过长时间积累,最终导致道路桥梁之间差异沉降扩大。

桥头路堤边坡的防护技术较为缺乏,桥台有部分位置长期处于浸水路段可以通过浆砌片对边坡进行防护,在其它路段可以在锥坡范围内布置浆砌片来保护边坡。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在公路建设以及工程收尾探测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桥头路堤沉降较为严重的区域,雨水的冲刷使得路堤未能受到良好的保护,加上桥头路堤边坡防护防水措施不当,使得桥背路段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路面基础的实际强度在不断降低。社会车辆在公路上长期行驶,会最终导致过渡段发生塑性变形,引发路堤各类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3制约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发展的因素分析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当中制约施工技术的因素有很对,总结起来就只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因素,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是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3.1自然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类型复杂多样,各个地区之间的地形差异非常的大,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从而导致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水平也个不相同。

3.2主观因素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当中,施工技术人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为操作决定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当前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也未得到落实,导致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4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

4.1填料的选择

在台背路基施工前,要谨慎挑选施工路段的填料,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土壤做对比试验,测量不同土壤的液限、塑限,以及不同土壤达到相同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联系。其次应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的填充材料,并且还要考虑就地取材,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渗水性强的土壤要多加选用,以增加材料强度,而在应用非渗水性材料时,要注意适当加入水泥或石灰等。

4.2边沟、急流槽设置

首先需在路基下坡角外设1.0m宽护坡道,护坡道外设矩形混凝土边沟,宽1.0~1.3m,深1.0m,且边沟外侧需设置50cm宽挡水埝,高度大于30cm,同时边沟采用等深形式,沟底纵坡需由护坡道高程调整,以满足排水要求。其次边沟采用反开槽施工,开挖前应确保填土经碾压并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压实度应不小于90%,而急流槽3m范围内边沟应采用M10浆砌片石防护加固,厚度控制在30cm,且需下设l0cm砂砾垫层。另外对于急流槽,需采用C30混凝土现浇,壁厚10cm,宽度30cm,深度30cm,且急流槽须外露出边坡面10cm,同时为防止滑移,急流槽槽身应下设防滑平台,使其与槽身整体浇筑而成,而防滑平台延边坡坡面应间距3m,且坡角处必须设置一处,同时凹形竖曲线最低点及前后各5m处也应分别增设急流槽,以确保路面排水顺畅。

4.3基底桩基施工

首先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处理,桥头处理范围控制在50~60m,打桩时第一排桩应距桥头背墙3m,桩径0.6m,桩长14m,桩间距1.5m,并按梅花形布置,同时水灰比采用1∶1的比例,灰浆比重为1.5,工作压力为28MPa,并且提升速度应小于25cm/min,桩顶部1.0m范围内,提升速度应小于20cm/min,转速应在18r/min。其次在成桩后,应凿除桩头50cm,然后铺50cm级配碎石垫层,并在级配碎石垫层中部铺设一层钢塑格栅。

4.4台背填筑

道路桥梁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可选择小型设备进行碾压施工,同时施工人员不可进行一次性统一碾压,要选好碾压需要的材料,不能偷工减料,认真执行分层碾压,以避免因沉降差过大而造成跳车现象,同时对于回填尺寸的规定,底长不得<2m,路基原状土与台背填土要按1∶1的比例进行坡度对接,而路基土和回填土需按照1∶1.5进行对接。其次对台背的填土可采用刚柔过渡的理念,选择半刚性的材料实行回填,在台背范围内应尽量使用易压实、模量大、排水功能好的材料回填,比如砂粒、级配碎石,这些材料经过压路机反复压实,其压缩模的量会变大,并且水稳定性能会得以增强,减少路基变形的概率,但是在很多特质复杂的区域,如西部地区,由于换填材料缺乏,会出现造价高、应用不便的情况。

4.5注浆补强

在道路路面摊铺完毕后,对过渡段进行注浆补强处理。首先注浆应按垂直路面的方向灌注,钻孔孔径为50~60cm,同时每幅路基注浆孔布置如下:注浆孔横向设置2排,第1排距伸缩缝2.5m,两排孔间距为2.5m;纵向设置4排,第1排距中央分隔带边线1.5m,孔间距3m,钻孔深度3.5m(即路面厚度+工作区深度),对路面下路基进行注浆。另外考虑到路基土已挤密成型,渗透系数较小,且注浆压力过大会对路基产生不利影响,可采用渗透灌浆,扩散半径为1m。

4.6搭板施工

在现代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搭板技术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在进行道路与桥梁施工阶段的搭板施工时,利用搭板长度的增加,使路面与桥台的沉降差降低,这种方式的施工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反向坡度,根据桥台同道路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大小来决定坡度的大小,以使得道路桥梁过渡段在车辆本身的作用力之下可稳定过渡。在进行施工时,可将车辆本身对于路面、路堤的作用力作为依据,以对路肩进行设计,通常将路肩设置在1.5m左右,便可使得搭板底部的作用力减少,并且这种措施在对搭板受到车辆的作用力加以降低的同时,还可大大延长搭板的使用寿命。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作为重要等技术的之一,为了能够全面实现施工目标,相关施工部门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的选用,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留忠.公道路桥梁梁过渡段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175.

[2]谭勇.浅谈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