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

王栋毅

西安高新医院康复医学科710075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88例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88例脑卒中分组,对照组44例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的AROM、FMA评分、sEMG值。结果:观察组44例的有效率97.7%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9.5%(P<0.05)。两组治疗前的AROM、FMA评分、sEMG值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44例治疗后的AROM、FMA评分、sEMG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腕背伸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常规康复治疗;任务导向性训练;脑卒中;上肢腕背伸功能

脑卒中如今已经成为了临床常见病,具有高致残率与死亡率。临床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近年来积极探寻一种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方法。本研究探究分析了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88例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88例脑卒中分组,每组44例脑卒中。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最大、最小年龄是82岁、44岁,平均(63.17±6.87)岁;脑梗死30例,脑出血14例。观察组44例中,男26例,女18例;最大、最小年龄是80岁、44岁,平均(62.87±6.65)岁;脑梗死27例,脑出血17例。两组脑卒中的一般情况比较,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4例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

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给予抗凝、消除炎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

常规康复治疗:在患者神经学表现改善明显,生命体征稳定24h后开始。指导患者患肢被动、主动活动,增强患者肢体肌力,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一次治疗30-40min,一天1次,连续治疗4周。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患者平卧,电脉冲频率设置为30-50Hz,每一次脉冲均持续5s,间隔10s,一次治疗30min,连续治疗4周。

任务导向性训练:坐位,指导患者放松臂部、肩部,屈肘将前臂放在桌上,任务目标有:①指导患者用手顺着滑板/桌子推动杯子或其他物体,物体不能过重,重量需慢慢增加。尤其是肌力为1级,无法主动进行关节运动的患者,需要给予较轻的杯子,治疗师在一旁指导患者集中注意力,想象杯子的运动过程中,在电刺激导致肌肉收缩的时候,完成任务目标[2]。②指导患者抓住/松开杯子/物体,指导患者患肢握住杯子,拿起,放下,将杯子放在治疗师指定位置后松开。③指导患者进行协调联系,比如练习喝水、穿衣、梳头、吃饭等动作。治疗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训练目标,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1.3观察指标

两组脑卒中的①有效率,疗效标准[3]如下:显效:患者的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或恢复大半,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或是可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等)。有效:患者的机体功能有所恢复,日常生活小部分可自理,大部分需有人协助进行。无效:患者机体功能未恢复,无法自理。②AROM:腕关节活动度,通过角度尺测量并记录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③FMA评分:应用Fugl—Meyer评分法[4]评估。④sEMG值:腕背伸表面肌电图,通过sEMG信号分析获取。

1.4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44例的有效率97.7%(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1例)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9.5%(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9例)(P<0.05)。

2.2治疗前后的AROM、FMA评分、sEMG值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AROM、FMA评分、sEMG值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44例治疗后的AROM、FMA评分、sEMG值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3·讨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是脑卒中的辅助治疗方案,其疗效已经得到临床认可,大量研究报道了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性。肌电生物反馈主要通过仪器将自主收缩时产生的信号转变为视听信号,让患者能够感知自己肌肉的收缩强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主动参与性[5]。通过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激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潜在性突触,进而建立全新的感觉兴奋痕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任务导向训练法是一种提前根据患者病情设置目标的训练方法,通过该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参与积极性,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由上可知,脑卒中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目标导向训练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腕背伸功能。

参考文献:

[1]景颖颖,岳蕴华,李大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2):1729-1732.

[2]何玲燕,冯玲.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172-176.

[3]杜新新,王强,孟萍萍,等.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6):411-415.

[4]周亚,周栋梁,李慧,等.推拿疗法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2):903-905.

[5]赖丽萍,黎冠东,胡荣亮,等.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