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

王伟

王伟

五常市五常镇卫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200

【摘要】目的: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2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体征、病史的问询、B超或者CT检查,根据患者不同部位的肠梗阻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观察并记录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7.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2例(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有效诊断以及合理判断手术时期也是增加手术疗效的重点,患者前期的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没有良好的效果应立即制定手术方案转为手术治疗,尽最大的可能使患者达到痊愈出院。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43-01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对机体生理影响大、病死率高、诊断复杂和外科手术方式不定型等特点。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按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叶、腹胀、排气排便停止。肠梗阻发生后,不仅肠管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还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院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10月期间收治的12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体征、病史的问询、B超或者CT检查,根据患者不同部位的肠梗阻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观察并记录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分析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最佳治疗时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3例中,男性69例,女性54例;年龄4个月-80岁,平均47.3岁。病因主要有肠粘连67例,嵌顿病23例,肠套叠21例,结肠肿瘤9例,肠扭转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浸润1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浸润1例。本组有腹痛者122例,腹胀121例,恶心、呕吐104例,肛门停止排便、排气93例。体检发现肠鸣音亢进62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9例,腹部包块20例。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辅以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或钡剂灌肠,明确诊断。

1.2治疗方法

在本组12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4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46例患者中包括34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4例有盆腔或腹腔感染史患者及8例不明原因肠梗阻患者。予以持续胃肠减压、灌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中医针灸足三里等治疗。手术方式:肠粘连松解术43例,小肠部分切除术16例,肠扭转复位术7例,肠套叠复位术6例,肠切开粪石及蛔虫清除术3例,结肠肿瘤切除一期吻合5例,肠造瘦术2例,肠系膜转移癌姑息性切除术1例,病内容回纳并病囊高位结扎术1例。延期组20例,术中见18例为束带压迫,2例为肠拌成角,肠壁充血明显,肠腔内大量积液,其中9例为肠管坏死,7例见多处浆肌层裂口。

2、结果

早期组无肠管坏死,住院时问平均9d;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19.6%,平均住院时问10.5d;延期组肠管坏死9例占45%,住院期问复发再手术2例占9.5%,平均住院时问13d,早期手术组治愈率100%,死亡率为0,中期组治愈率96.67%,死亡率为3.33%,延期组治愈率90%,死亡率为10%。3组中早期组的肠管坏死例数最低(P<0.05)。早期组的死亡率比延期组低(P<0.05)。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血便、停比排气排便,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检查出现液平面等改变,诊断一般不难。目前两者的鉴别尚无敏感或特异性方法,因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数是靠肠梗阻的起病情况、症状、体征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和鉴别。目前,随着社会上高龄人群的增多加上种种环境因素影响各种原因的肠梗阻的发生几率也不断升高,临床上肠梗阻患者大部分都需要手术治疗,仅有少部分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因此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是提高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再加上依据患者自身病史,体征、病情等一般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本组研究对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者总有效率97.5%,发生感染等并发症3例;保守无效再转为手术者总有效率95.0%,发生并发症2例,两者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急诊手术和先保守治疗无效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并无明显影响。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相对比较容易,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治肠坏死,因为如发生绞榨坏死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有文献表示急性肠梗阻患者中主要为肠粘连式肠梗阻,情况比较严重,一旦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解除梗阻,则有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肠管出血、穿孔和坏死,甚至会引起全身性的中毒反应导致患者死亡,致死率很高,约20%-30%。一般来说,急性肠梗阻患者需首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如保守治疗成功,可减少创伤,减轻患者痛苦。但是在临床上何时选择手术治疗时机比较困难。如施行手术过早,可能由于患者全身状态不稳定而出现意外或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而延期手术则可延误患者病情,引发严重后果想要改善急性肠梗阻的预后部分需要加强早期诊断,由于过去手术治疗过程中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止肠粘连的方法,在手术后会产生新的熟连部分,甚至熟连部分还会扩大加重,因此在治疗初期阶段主张进行保守治疗,没有效果之后才进行手术治疗,但这样就会导致优势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肠管己经发生水肿、缺血甚至是坏死,只能切除因此对于患者的前期准确诊断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恶化:①绞窄性肠梗阻是手术的绝对适应症。应该争取在绞窄的早期发现它,防比严重并发症;②一部分肠梗阻患者未出现明确的绞窄表现,但在严格的胃肠减压、灌肠等保守治疗下,症状无明显缓解,对这种患者的保守治疗时问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48h;③腹痛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腹痛发作频繁而且剧烈,或一度稍减轻又再度加重的;④腹胀进行性加重的;⑤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以结肠肿瘤多见,为机械性梗阻,经短时问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亦应果断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肠梗阻作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对机体影响大、诊断复杂、病死率高、手术方式不定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特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成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急性肠梗阻的发病比较急,病情复杂多样,容易变化。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来讲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选择治疗的方案以及手术方法时机,这样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早期的有效诊断以及合理判断手术时期也是增加手术疗效的重点,患者前期的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没有良好的效果应立即制定手术方案转为手术治疗尽最大的可能使患者达到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李颖.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