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汤自芳金鑫

(宁夏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60例急诊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评分分诊,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分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335-02

临床上急诊患者不断增多,从而导致急诊科室中的接诊时间及医疗资源已无法满足医疗安全的需求,从而导致在急诊中风险不断增加,使医患矛盾在不断增多[1]。因此,如何对急诊患者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快速的识别已成为临床上广泛讨论的话题。由于急诊科室中大多数患者均为病情危急者,若未对其采取有效、积极的救治措施,易导致患者在短短时间内失去生命[2]。因此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室中,能够有效降低急诊科室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本院选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60例急诊患者,收取的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80例。

观察组中,有40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50%(40/80),年龄在15~99岁之间,平均年龄(57.23±2.55)岁,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16~99岁之间,平均年龄(57.89±2.67)岁。

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分诊——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及分诊者的经验将其病情分为4级:一级是病情危急者,即病情严重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无脉搏、无呼吸、急性意识障碍、气管插管者以及其他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者[3]。2级患者则为病情危重者,即患者病情易在短时间内加重一级,如复合伤、急性冠脉综合征、定向力障碍及急性意识模式等。3级则是急重症患者,即患者在短时间内不会有生命安全或发生严重致残的现象,如急性阑尾炎、普通外伤等。4级则为非急症患者,表示患者目前伴有发病症状,但病情较轻,如皮肤轻微的擦伤及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情况等。

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根据患者早期改良预警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共4级,0分表示患者为4级;1~2分表示为3级;3~4分表示2级,≥5分为1级。总分为上述5个评分分值的综合,若总分达到5分则可对患者是否为危重患者进行鉴别。若分值>9分则认定为死亡率增加,必须入住重症监护室。详情见表1。

表1早期改良预警评分标准

1~2级患者被送入急诊监护病房或抢救室,半小时对其进行评分一次;4级患者者按照分诊至诊室顺序进行等候,对其每两小时评分一次。若分值出现变化则根据评分情况将其分诊至相应区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就诊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率(%)表示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就诊满意度,用卡方进行检验(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两组急诊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

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79/80),对照组因首次评分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转诊者有8例,占总例数的10%,分诊准确率为90.00%,P<0.05。详情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急诊室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其主要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措施,但临床上急诊患者的分诊及病情预测是重点领域之一[4]。我国将病情分级分为4级,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级,从而有效提高临床分诊准确度,使急诊患者的医疗安全有所保障。

通过对急诊患者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该评分方式具有有效、便捷、科学的优势,且在临床上分诊准确率也更高[5]。在传统分诊中,分诊护士对患者的评估主要取决于临床经验,缺乏了规范性的评分标准,即便临床经验的老护士也易出现分诊错误。部分病情较危机患者未分流至重症监护室,从而使临床医疗风险大大增加,但部分不需要分流至重症监护室中患者则分流至抢救室,从而使医疗资源过度浪费[6]。从本次研究中可见,采用常规的分诊方法分诊准确度较低,不仅耽误了患者治疗的时间,且易加重患者的病情,从而使医疗风险升高。而观察组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分诊,则具有较高的分诊准确率,其中有危重症患者经过反复评估后入流至重症监护室,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有效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患者对本次急诊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具有较高的分诊准确率,且还能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金金,刁永云,倪元红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9):11-12.

[2]任艺,邵旦兵,刘红梅等.3种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5):493-496.

[3]周仲瑶,晓妮,林碎钗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晕厥患者分诊中的应用及评价[J].浙江医学,2014,15(19):1640-1641,1644.

[4]丁高潮,董静.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5,37(11):1580-1582.

[5]郭海云,吴亚楠,崔会娟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38.

[6]王伟力,田丽,王瑛等.MEWS、REMS、APACHEⅡ、SAPSⅡ4种评分系统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对预后的评估[J].临床荟萃,2015,45(3):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