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继电保护维护与故障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浅析继电保护维护与故障处理

尚齐王刚吴宝明

尚齐王刚吴宝明

国家电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庆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随之增强。但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继电保护发生故障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方法,并对特殊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继电保护;维护;故障处理

继电保护是为了对电力系统或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防止电力系统在遇到故障的时候引起的异常运行情况所引起的损害,并对该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对策的探讨。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影响运行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排除或自动的对故障进行切除或降低危害,以降低设备的损害程度,而给周围地区带来用电的不便及影响。

1.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和作用

就全局而论,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上有两种必须避免的灾害性事故:一种是重大电力设备损坏,另一种是电网的长期大面积停电。在这些方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直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1.1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这些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地进行协调。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是电网继电保护系统运行部门的头等大事。

(1)选择性。基本含义是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小,以保证系统中非故障部分继续安全运行。(2)速动性。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断开故障元件。这样就能减轻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减小用户在低电压情况下工作的时间,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3)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灵敏性(灵敏度)。灵敏性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它是在保护装置的测量元件确定了动作值后,按最不利的运行方式、故障类型、保护范围内的指定点校验,并满足有关规定的标准。(4)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它应该反应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地动作。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任何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

1.2继电保护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由继电器和其它辅助元件构成的安全自动装置。它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1)故障:将故障元件切除(借助断路器);(2)不正常状态-自动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2.继电保护的维护和管理

2.1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

首先,要对相关设备的初始状态进行全面的掌握。由于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很有可能会对其后续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包括设备的图纸、试验数据和检测值等,在继电保护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对其检修和试验情况的关注,做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其次,要对整套继电保护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每套设备的故障特点和规律进行掌握,全面分析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运行数据,能够实现对预先的故障进行判断,提高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的周期和安全系统,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达到保障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最后,要对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利用新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监督和维护。

2.2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生产厂商质量不过关;运行维护人员素质不过关;继电保护设备的老化。因此,要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从保护设备本身和运行维护人员两方面入手。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CT电缆回路接触不好;所使用的CT性能不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运行保护人员失误导致压板投退错误。在整个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由于因素导致保护逻辑发生变化的案例还是非常少的,因此如果继电保护装置显示了当前CPU芯片的性能已经稳定,且没有出现相关的告警信息,则整套继电保护装置就是稳定运行的,无需采取频繁的检修策略。这种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修的方式是一种逐渐趋于完善的过程,需要许多相关的配套工程跟上,是继电保护装置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3科学管理及从业人员的素质

可以利用微机系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更为科学的理念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高效维护,进而对整个电网的效益达到提高。当前继电保护工作仍是整个电网的薄弱环节,相关的继电保护人员及运行人员的素质与整个现代的现代生产和管理要求不符。应定期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继电保护从业人员到相应的生产厂商进行培训和考察,增加继电保护培训力度,确保高水平、高素质的继电保护从业者的产生。

2.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的方式

继电保护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只要经过培训按照规范要求就会对该设备进行调试。但是如果出现了故障,那么对它在进行处理就会非常困难,所以,继电保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说,继电保护的技术性并不是体现在安装上,而是体现在维修上。

(1)直接法。这种方法最简单,同时也是最花费时间的方法,就是对继电保护的每个元件进行测试,如果发现故障就将其排除。例如,装置出现拒合现象,那么就要就与其有接触的继电器进行检测,如果设备仍然能够运作,就说明没有故障。如果相反,继电器出现发黄的现象,那是元件被烧损的表现,确定该处出现故障,对其进行维修即可。

(2)转换法。用相同的元件对有怀疑的元件进行替换,看装置是否继续运行的情况可以判断出该元件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未发生故障就将其排除,进行下一项检测。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方便而且简单易行。而且,当出现一些复杂的内部故障时,可以用附近的元件进行替换检测,可以免除拆卸装置,但是在运用该检测方法进行维修的时候要确保所替换元件没有发生故障,不然会出判断错误。

(3)逐项检测法。这种方法是三种方法中最为复杂的方法,而且花费的时间最长,但是准确率最高。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将出现故障的并联在一起的回路进行拆除,逐项检测,然后在一次装回。只要发现故障,就会确定出项故障的回路。然后在其他回路中进行相同的检测,就会准确而快速的找到故障点。

3.结语

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多种多样,处理故障使用的方法也应随故障情况而变。但无论何种故障,只要能吃透原理,在工作中融汇贯通,再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分析总结,故障处理技术水平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海东,陈奕琴.谈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九种方法[J].广东科技,2008.

[2]应斌.浅谈继电保护工作中故障处理的若干方法[J].广西电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