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药养生保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谈中医药养生保健

王艳

王艳

(吉林省长春九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吉林长春130500)

【摘要】中医药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活动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形成并且遗留给我国现代民众的重要成果,运用中医药养生方法针对基层普通民众的养生实践活动行为展开指导干预,对于改善提升我国广大基层普通民众群体的健康养生行为参与实施质量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要养生保健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综述分析。

【关键词】中医药;养生;保健;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302-02

对“健康”和“长寿”的关注和求索是人类族群在参与社会化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保持的朴素愿望,在世界现代化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群体基础性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升,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和获取愿望,展现出了表现程度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应当引起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持续密切关注。我国现代中医学是绵延持续数千年的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直接性发展传承演进结果,是中国传统医学事业留给现代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演进进程的重要馈赠,为不断改善提升我国各类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效果,优化提升我国民众的生存质量,发挥了重要意义。中医药养生理论与方法,是我国古典中医学历史发展演进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支持和确保我国基层普通民众的基础性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不断改善优化具备重要意义。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中医药养生保健论题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1.新时期我国民众面对的基础健康问题分析

第一,人类群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适应能力呈现出程度显著的不断下降变化趋势。在人类物质文明进入21世纪历史发展阶段条件下,在冷暖空调设备逐步应用到日常居住环境之中,和以公路汽车和民航飞机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出行方式逐步发展成熟的投入广泛运用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民众群体中的体育锻炼行为日常参与频率,呈现了程度显著的不断下降变化趋势,引致肥胖、动脉血管组织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在我国民众群体中的报告发病率,正在展现出程度显著的逐年提升变化趋势。

第二,基础性机体免疫和环境抵抗能力呈现显著下降变化趋势。在新时代历史发展演进背景之下,由于我国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环境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舒适感受,在日常生活实践体验过程中过分追求自我保护,引致其在机体基础性免疫生理能力层面和环境抵抗能力层面,均展示出了表现程度较为显著的弱化性变化趋势,引致其在稍稍遭受日晒雨淋等环境因素影响干预条件下,往往就会出现以感冒为代表的一系列病理表现,值得引起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充分关注和重视。

第三,新的疾病类型不断形成和涌现。在过去若干年间,伴随着我国基层民众基础性居住生活环境不断遭遇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开放性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在生态平衡调节机制不断丧失其基础稳定性的实践背景之下,引致人类群体中的基因畸形恶变事件发生可能性呈现出了程度显著提升性变化趋势,诱导我国民众群体中的癌症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精子生成数量规模显著下降,在诱导我国民众中的畸形新生儿发生率不断提升的实践背景之下,使得以军团菌感染疾病、各型肝炎疾病、以及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和艾滋病等新型疾病正在我国民众群体展现出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应当引起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广泛充分关注。

第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趋势不断加剧。在现代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以及商品经济交易活动功利性特点不断凸显的的实践背景之下,我国民众在心理层面遭遇的影响和冲击正在不断加剧,客观上引致了心理疾病在我国普通民众中的报告呈现了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应当引起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持续密切关注。

2.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基本实施方法

第一,情志养生。中医学中通常将人类群体的心理机制划归为情志范畴,且通常认为,在人体自身的心理情绪状态较为正向稳定条件下,其健康水平通常会处于较好表现状态。中医情志养生方法的本质,就是要督导养生行为参与主体借由采取和运用适当形式的修身养性手段,保持自身的基础心理情绪处于正向积极状态,支持和确保其健康水平不断改善优化[1]。

第二,运动养生。所谓运动性养生方法,就是要借由参与适当形式传统体育锻炼活动项目的实践形式,有效改善提升养生活动参与主体的基础性身体健康素质,支持和确保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不断改善优化。运动养生方法在中医养生方法构成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在《庄子·刻意》和《吕氏春秋》等古典文献均具备明确记载[2-3]。

第三,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方法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本质就是要基于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不断改善优化患者的饮食行为习惯,支持和确保养生活动参与者的综合性健康状态不断改善[4-5]。

3.结语

针对中医药养生保健论题,本文择取新时期我国民众面对的基础健康问题分析,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基本实施方法,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人员和一线实践工作人员,构筑和提供经验性参考借鉴支持条件。在充分认识我国基层普通民众目前面对和具备的基础健康问题基础之上,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导干预作用,督导其切实参与和实施基础性的中医养生实践活动,对于支持和确保我国广大基层民众的基础性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状态不断改善优化具备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玛琍,荆春燕.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7):146-148.

[2]刘瑶,姚丽梅.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124-126.

[3]卢素红,姚丽梅,刘瑶,等.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3):9-10.

[4]刘艳,郁东海,夏春霞,等.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07):59-61.

[5]郭军.珠海市金湾区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需求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17,15(03):35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