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引导下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浅析“问题引导下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石亚宏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宝工中学721003

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放性、发散性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结果的教学模式。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把“问题”引入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原因

1.时代的需要。

新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合作探究,成为我国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

中学生好奇心强,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而历史讲述的是距离学生生活相对久远的事情,学生感到枯燥,没兴趣。只依靠老师的讲述,不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形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给学生创造“合作探究中学知识,学习中练合作探究”的氛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如何开展“问题引导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要实现这一思路,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师指导下将启发、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总结提高”的过程。

1.提出问题。

问题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主线。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时,其思维才算真正被启动,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问”设何处,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要设在讲课的开头、重难点、衔接处、结尾以及教材易使人乏味的地方。设置问题时必须针对教材的重难点、疑点设置;要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是论从史出,如果对基本史实掌握不好,那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

2.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师要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结论或道理。

如讲华盛顿会议,先让学生概括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然后进一步设疑: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否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为什么?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为讲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

(2)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3)要激发思维兴趣。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就能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如讲《美国内战》前,先设疑: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3.抓住问题,总结提高。

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诱导之后,课堂充满了疑问。这些问题可能以学生所学的知识暂时无法解决,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时间,让学生思考探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发表各自的观点。老师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情况,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正确答案。

三、合作探究给课堂带来的变化

1.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辩论、探究,使观点和思维相互碰撞,既协调了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带着独立思考的初步成果,进入到小组中去交流观点。想说的多了,不想说的也说开了,原来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也慢慢地喜欢和愿意学历史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给课堂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课前学生能积极搜集和整合历史资料、准备问题,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探讨,信息互动量加大,知识问题化明显,思维活动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更加和谐、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