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洪智峰

洪智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广东佛山52831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胃肠外和胃肠内不同的营养给予途径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3.5±2.3d)少于对照组(6.2±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与血清白蛋白均明显升高,而实验组患者疗后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4、CD3以及CD4/CD8均有明显升高,实验组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反馈相对经静脉滴注的胃外营养给予方式,经鼻胃管的胃内营养给予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结论虽然经鼻胃管的胃内营养给予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但其相对胃外营养给予方式,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疗后身体状况。

【关键词】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机械通气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320-02

ICU病房内的患者身体状况存在高危因素,一般采用机械通气,而相应的营养给予方式有胃肠外和胃肠内这两种[1]。胃肠外营养给予方式是指患者经静脉滴注混合型静脉营养液,该营养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和微量元素等成分[2]。胃肠内营养给予方式是指患者经鼻胃管持续注入营养物质[3]。本文就这两种不同的营养给予途径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入住ICU病房并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共40例,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6例,年龄在23-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6.1±3.2)岁。其中因病情严重或重大手术后必须严密监测生命指标患者16例,大出血而发生休克患者9例,多发伤以及多脏器衰竭者15例。40例患者均出现以下情况:无代谢性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无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使其存活时间多于1周。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外营养给予方式,实验组给予胃肠内营养给予方式。两组患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在控制患者病情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前提下,在其进行机械通气的2天之内给予其混合型静脉营养液,营养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微量元素。

1.2.2实验组首先控制患者的原发性疾病,以保证其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位于正常水平。按照患者的体重系数计算相应的能量,经患者鼻胃管持续注人营养物质,具体操作如下。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即留置胃管,并全天候滴注,通过输液泵将营养物质鼻饲输入。接受通气的第一天仅提供常规热量30%-40%的营养物质,当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后,逐渐增加热量。需注意营养液的温度要保持与人体温度的一致,如为冬天则需使用加热器进行升温处理。而对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的患者,可口服易吞咽易消化的饮食;小儿则经鼻插管也可经口进食奶液。

1.3统计学处理及观察项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从机械通气时间(天)、血红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CD3、CD4以及CD4/CD8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ICU接受机械通气一周时间内皆没有死亡病例,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为(3.5±2.3)d,对照组为(6.2±2.7)d,两组差异数据P<0.05,具有统计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值与血清白蛋白均有明显的升高,但从下表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疗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CD4、CD3以及CD4/CD8虽然均有明显升高,但实验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对照组和实验组疗后情况

组别血红蛋白(g/L)血清白蛋白(g/L)CD3(%)CD4(%)CD4/CD8

对照组之前10.1±3.731.5±2.842.0±5.133.5±5.71.0±0.7

对照组之后10.6±4.135.0±3.943.5±4.734.8±5.51.3±0.8

实验组之前9.7±3.231.7±4.345.2±4.031.9±5.91.3±0.2

实验组之后11.8±3.942.1±3.255.3±7.140.1±3.21.5±0.9

注:两组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反馈

对照组患者的疗效反馈为身体对静脉滴注营养液的排斥反应较小,患者病情好转,转回普通病房后,营养给予方式直接可转为正常途径。而实验组患者的疗效反馈为胃肠道对经鼻胃管注入营养物质有轻微的不适反应,表现为患者有恶心感;患者病情好转,转回普通病房后,营养给予方式需经一段时间方可转为正常途径。

3讨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病人一般存在生命危险如因病情严重或重大手术后必须严密监测生命指标患者[4],如大出血而发生休克患者以及多脏器衰竭者,这些患者大多数存在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醒,一般不能自主呼吸,故采用机械通气[5],此外患者还需摄取足量的营养物质,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延长通气期、肌无力、病情不能恢复甚至加重等不良状况的发生[6]。目前临床上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给予方法以胃肠外和胃肠内两种途径为主[7]。胃肠外营养给予方式是指患者经静脉滴注混合型静脉营养液,该营养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和微量元素等成分[8]。胃肠内营养给予方式是指患者经鼻胃管持续注人营养物质,对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的患者,可口服易吞咽易消化的饮食;小儿则经鼻插管也可经口进食奶液[9]。

本研究针对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对照组给予胃肠外营养给予方式,实验组给予胃肠内营养给予方式。研究结果为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3.5±2.3d)少于对照组(6.2±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与血清白蛋白均明显升高,但实验组患者疗后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CD4、CD3以及CD4/CD8均有明显升高,实验组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反馈相对经静脉滴注的胃外营养给予方式,经鼻胃管的胃内营养给予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综上所述,虽然经鼻胃管的胃内营养给予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但其相对胃外营养给予方式,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疗后身体状况。

参考文献

[1]胡娜.机械通气患者舒适护理需求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7):641-642.

[2]任丽萍,陆凤英.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13:176-178.

[3]游俊云.机械通气的护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4,22(4):237-238.

[4]刘顺前.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J].柳州医学,2007,20(2):99-100.

[5]葛洪兵.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过程中每日唤醒的实施策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835-1837.

[6]王寿珍.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杏林医学,2012,33(25):5553-5554.

[7]钱志成,万勇,王大庆,等.机械通气患者保证睡眠时间镇静策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145-146.

[8]张廉君.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7:1870-1872.

[9]冯敏.营养支持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J].医药导论,2009,15(3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