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影响评价

贺映岚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太阳康复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初产妇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保健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保健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具有提高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关键词】优质护理;初产妇;保健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

分娩为女性必经且特殊的过程,尤其对于初产妇来说,其分娩经验不足,易导致其在围产期发生生理和心理变化,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影响。而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从而保证母婴健康[1-2]。本院对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影响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5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院收取对象为初产妇,收取时间在2015.10.18-2017.12.26之间,对收取100例初产妇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观察组各项基本资料——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45/20,平均年龄(32.54±1.32)岁。

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45/21,平均年龄(33.02±1.35)岁。

2组初产妇在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年龄等,因此,可采用P大于0.05来表示,能进行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初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具体措施:①产前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并对不良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告知产妇需保持绝对的睡眠,并对宫缩、胎膜早破和胎心等情况进行观察,将观察结果及时告知医生。与此同时根据产妇身体情况制定一份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防止其因不规律饮食所致的负面影响[3]。②产中优质护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各项情况,并给予其鼓励与支持,安排其进行导乐分娩。③产后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指导其坐月子,防止产褥疾病的发生。产后由专人对产妇进行护理,指导其食用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告知其在日常生活中防止受凉和吹风;每周按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了解婴儿沐浴和婴儿脐带消毒的正确方法;出院后由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从而对其婴儿护理情况和自身保健情况进行了解,实施针对性的指导[4]。

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产前检查和日常生活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初产妇的保健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

对比且分析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与判断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其中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保健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采用T值来表示,2组初产妇在研究中对比各项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小于0.05来表示本次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围产期为产妇的特殊时期,在该时期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做好该时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5]。

优质护理为临床常见的护理模式,该护理主要是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满足产妇一切合理需求,并在保证产妇的安全基础上使其依从性和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由此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6-7]。优质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如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缓解负面情绪、了解分娩知识等,使其能够顺利度过围产期,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充分掌握如何自我保健和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知识评分。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初产妇保健能力(79.68±1.32)分、新生儿护理能力(89.68±1.33)分、母乳喂养知识(79.63±1.0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

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具有提高作用,能够显著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靓.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5):570-572.

[2]陈晓莲.床旁干预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16):144-145.

[3]宋海华.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5(9):2010-2010.

[4]曹平.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166-167.

[5]徐相婷.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06-608.

[6]孙瑞娟.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泌乳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2):2304-2305.

[7]赵会,钟燕,陈兰.浅谈责任制护理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17):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