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及对策研究

谢华

谢华/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营市分校

主题:通过对东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的调查,寻找“转移”和“适度规模”的良性结合点,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的机制及对策。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城镇待业人员和原国营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大量增加,乡镇企业因逐步依赖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而造成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业生产机械化、科技化加强,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环境呈阶段性相对过剩状态。

2、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力转移最多(分散、无序、变动频繁、技能低),女性婚前几乎全部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上限年龄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人数减少),妇女生育后较少转移。部分农村劳动力以“打短工”为主要方式,(务工时间、收入不定)是另一种类型的短期转移行为。与经济发展相关,现在部分新兴企业出现招工困难。私营企业追求最高利润的动机,靠增加劳动时间。对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企业自己的三个月试用期就能解决实用技术问题。企业有不支持灌输劳动力维权意识的倾向。

3、政府组织、协调和干预的政策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无序流动占转移的比例还很大,各企业用工自主性强、渠道呈多样化,个别企业为谋求高额利润到贫困地区招收廉价劳动力,造成经济较发展区域富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

4、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绝大多数保留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多数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土地投入减少、技术单一、土地生产率得不到提高。据调查,常年在外10个月以上约占42%,3至10个月的占48%,6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仍在兼营第一产业。多数相对落后的农村产业结构维持不变,农业收入无明显增加,有无转移兼业成为农村贫富距离拉大的重要因素。

5、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二、三产业。以东营市的调查为例,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男性劳动力占64.7%。男、女比例约为87.5:12.5。从事各产业的比例约为第一产业15.8%;第二产业58.4%(其中建筑业占29%);第三产业25.8%。

6、农村产业结构和土地政策以及转移人员的福利、子女就读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风险,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范围和数量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都是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要模式,农业生产单位投入过高,由于形不成规模,总体效益低下,没有竞争力可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困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面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生产竞争力低下、农民增收难的严峻形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新形势下解决我市农业效益、农民增加收入的比较可行的路子。从目前形势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总量、农业生产效益、农民人均收入有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模式有质的转变的基础之上。

另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片农业用地被征用,耕地面积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在这种现状下新的土地制度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土地政策,做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农民人均承包的耕地在自己手中有了更大的灵活使用权,农民在承包期内既可以自己经营土地,也可以转包给他人进行集中大规模的经营成为可能。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业生产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也成为农民比较认同的一种经营新模式。也就是说,农业规模经营是集体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的新的土地制度的产物,也是新时期将一部分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进行劳动力转移,去从事二、三产业挣取工资性的收入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优质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而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实行大规模的集约种植模式,在大面积土地上增加投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现阶段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实现提高土地生产率是比较可行的发展思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人少地多、实行的是大规模的农场经营模式。利用现代化的农用机械,少量的劳动力,使优秀的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得以在大规模成片的土地上进行转化,用相对较低的投入,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规模生产效益。当然,我们目前人多地少的矛盾、劳动力转移缓慢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实行适当的土地规模经营,增加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以最大化的产出效益来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小康菜能够实现。目前,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主要集中在优质土地上,大面积的土地还是延续着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而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潮必不可免的冲击着农业生产,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这对小规模的家庭农业经营模式、市场信息的严重滞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数农民掌握不了农业生产的市场行情,别人种啥我种啥、盲目跟风的现象层出不穷,辛辛苦苦种出的劳动果实烂在田间的事例比比皆是。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家庭作坊式的小农经济抵御不了竞争、市场影响的缘故。因此实施监督的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区域的气候、地域特征、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规划,发展重点产业,同时进行相关产业的深加工,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还能够有序的消化转移出部分农村劳动力。目前我市限制多数农民收入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产业类型和兼业型劳动力转移,也就是说,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低、而且不彻底,多数农民还是被自己那几亩有限的土地束缚着,既影响了自己的收入,总体上使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因此在多数农村实现劳动力良性转移,通过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组建新的农业生产经济组织,把农业产业、农民转移与市场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及对策探讨

农村劳动力的无序和兼业型转移,既是传统观念对土地的依赖性表现,也是“失地农民政策”不完善造成的,大部分农村上访事件都起因于土地问题。因此,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首要从土地政策着手,规范流转机制,把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工作搞得更活更有成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办事,在坚持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要确保农民土地承包产权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流转价格应由市场来确定,不得包办代替或者少数人说了算。使流转双方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满意”。

第二、引导农业经营大户应逐步由兼业化向专业化转变。国家、集体与规模经营户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行“公司(龙头企业)+基地+经营大户”的产业化经营。强化市场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争取生产经营的主动权。

第三、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培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良性转移。加强政府组织、协调和干预职能,整合培训和就业管理资源,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和就业管理的政策资金投入;制定对用工企业相应的优惠和限制政策;加强对城市待业人员和农村青年的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建立稳定有序的劳动力转移市场。

第四、推动国家小城镇建设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快小城镇水、电、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商业、金融、社会管理等保障服务体系,形成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转有序的新型小城镇,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第五、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妥善解决农民土地承包权和失地后长期的生活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