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高致死率疾病的鉴别及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牦牛高致死率疾病的鉴别及防控措施

胡朝智

色达县农牧和科技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626600

摘要: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会因为疾病出现一些死亡情况,给耗牛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几种常见的症状和预防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牦牛;高致死性疾病;鉴别;预防措施

Absrtact:Intheprocessofyakbreeding,therewillbesomedeathsduetodisease,whichhasbroughthugeeconomiclossestocattlefarmers.Thisarticlemainlyelaboratesseveralcommonsymptomsandpreventionmethodsforreference.

Keywords:yak;highlyfataldisease;identification;preventivemeasures

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会因为疾病出现一些死亡情况。而导致牦牛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导致牦牛死亡的各种致死性疾病的具体问题。要降低疾病引起的牦牛的死亡率,就必须对相关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针对性的解决牦牛高效致死性疾病发病问题。本文是根据多年来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以及一些相关专业知识的总结撰写而成。不仅可供同行参考,亦可解决牦牛养殖户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气肿疽

1.1病症分析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牦牛急性败血性疾病,是牛高致死率疾病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肌肉震颤,肌肉丰满部位出现浮肿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肿胀部位分泌出少量红褐色恶臭液体,严重影响到牛健康生长和正常生活,如果不及时处理,其病症会严重恶化最终导致牦牛出现严重的死亡案例。患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能力消失,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2度以上,常常在患病1~2天内死亡。取患病牛新鲜血液,制成涂片后用美蓝染色后镜检发现大量单个或者成链的无荚膜梭菌,确诊为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牦牛气肿疽。

1.2防控措施

确诊之后,要先做好隔离工作,然后及时捕杀所有患病牛,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疫情现况。由当地动物部门委派专业防疫技术人员进行防控。使用1%福尔马林溶液,5%生石灰溶液、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的来苏尔溶液对圈舍周围环境、饲养用具进行全面的消毒,每天分上午和下午各消毒一次,连续使用一周,同时还要做好病死牛无害化处理工作,禁止将病死牛上市销售。同时对整个牦牛群紧急接种牦牛气肿疽疫苗,以后每年定期接种。

2.恶性水肿

2.1病症分析

恶性水肿是牦牛高致死率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病症为大面积皮下浮肿、跛行、创伤部位暗红肿胀、有大面积肌肉坏死。也可因为伤口感染而导致病的发生,若是不及时处理,就会引发牦牛死亡。

2.2防控措施

(1)局部治疗。主要是对局部的肿胀部位,进行全面切开治疗,对其病变组织进行全面的清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对创面进行全面的清洗,并且在伤口处撒上青霉素粉末。

(2)全身治疗。全身治疗是染病初期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是利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全面的治疗,这些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效果也相对较为明显。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针对该病变化的程度,选择相应补液、注射强心剂等,这样可以使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猝死症

3.1病症分析

牦牛猝死症发病的速度相对较快,引起死亡的概率也相对较大。该疾病主要是以腹泻、腹胀、排便血、口鼻流出大量带泡沫的红色水样物为主要的病症。同时,在牦牛患病的过程中,其状态有时会出现沉闷、有时狂躁的症状。但是,该疾病经常以单个为主发病的主体,并且传染性相对较差。

3.2防控措施

在该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一定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由于该疾病发病的时间相对较快,经常等不到兽医抵达现场,牦牛就已经病死了。因此,在对该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对疾病进行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的概率。另外,也应当对该疾病所引发的后果,进行大力的宣传,加强对饲料的看管,避免其他不干净的物质,对饲料进行污染。同时,也要定期向牦牛注入疫苗,以此提升牦牛的免疫力,避免该疾病的发生。

4.犊牛大肠杆菌病

4.1临床症状

犊牛大肠杆菌病在牧区普遍存在,常见于产后1~4月的犊牛。本病的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到40℃以上,不哺乳,剧烈腹疼,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粪便并混有白块、气泡等,如不治疗,排便失禁,1~3d脱水死亡。

4.2治疗

应用抗生素、呋喃类药物和分离的致病株自制高免血清有效;也可灌服三颗针液防治犊耗牛下痢;用复方黄连治疗犊牛“拉稀病”,疗效均好。

5.瘤胃酸中毒

5.1病因

瘤胃酸中毒有过量采食谷物、块茎饲料的经历。

5.2临床症状

流涎,口鼻酸臭,粪便细软,也有酸臭味,脱水,兴奋狂躁,有神经症状。

5.3治疗

(1)要及时调整日粮组成,控制牛胃中乳酸产生。(2)选择灌服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3000ml、健康的牛胃液5kg、大黄苏打片200g、人工盐150g,均可有效中和瘤胃中的乳酸。(3)急性酸中毒时,可将瘤胃切开,用1∶5~10的石灰石溶液上清液反复清洗胃内容物,直到呈碱性为止。同时,要及时输液。

6.总结

在牦牛养殖的过程中,引发牦牛死亡的疾病有很多,若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预防,这样不仅仅对牦牛的健康程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农民的经济效益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对牦牛高致死率疾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例如:猝死症、恶性水肿、气肿疽等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牦牛发病的概率,保证牦牛处于健康的生活状态,也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达吉.牦牛高致死率疾病的鉴别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1):124-124.

[2]黄福生.青海高原牦牛炭疽病的鉴别与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6(9):64-65.

[3]西绕群措.浅谈西藏察雅县牦牛患五号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59-259.

[4]陈明勇,张冰,陈德成,等.西藏地区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23(5):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