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析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郭雪磊

身份证号:13222319790720XXXX河北邢台054300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与之相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持续的改革创新中发挥着全力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作用。立足当下,回望40年改革“初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历经捭阖,但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不尽同步;展望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国梦”,需要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再做深度调整。

关键词: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农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科研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而农业推广工作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上起纽带和桥梁作用。农业推广工作的内涵是指对农村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农村咨询和教育工作,即农业推广专员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沟通或采用其它方式使推广对象能够提高生产技能、增长农业知识,改变生产观念,从而自觉采用创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推广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农民,以此来发展我国的农业,最终实现广大农村的和谐发展。

1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推广体系不够健全,资源对接效率有待提升

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一方面,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理念和方式滞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农业技术供给不足、农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技术推广服务主体太弱,进而导致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过程不能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科技支撑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

1.2相关政策不配套,研推关系待协调

妥善解决好“研—推—用”关系,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研—推”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除农业投入品领域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成果转化推广较好外,还有更多的农业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实用技术而面临推广难。更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单一技术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相对弱化,需要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整合配套转化。类似的研究往往因为涉及领域广、实践特色突出、成果偏重经验管理,没有引起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重视。而推广机构本该承担起相应的应用研究,却又受人员、机制、条件、资金等因素影响,难以履行好技术转化推广的职责;而另一方面,相比于科研机构(高校)完善的研究条件、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高效的研究激励机制和更加便利的自我价值实现渠道,基层农技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困难,也使得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不愿意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导致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老龄化”“去专业化”“优秀人才流失化”问题突出。而人才流失又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技术的“研—推”矛盾。

1.3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科研投入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投入强度偏低,财政基本支出不足。同时,我国多数农村地区仍在沿用以试验和示范为主的单一模式,注重单纯的技术推广,忽略产前和产后的工作,最终导致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

2加强和改进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对策思考

2.1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所需的资金成本的投资力度

促进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深化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落实对农业经费的大力投入,这是非常关键和必须的。第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求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地深化并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以及投入的力度,这其中的措施还包括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费用以及人员工资和福利等的改善。第二,对于政府而言,应当深化并展开能够针对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以及各种项目的资助,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很多企业以及私人也才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去,农业推广所需的经费等才能得到改善,科技的创新发展才会更具有动力。

2.2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人员创新成果的投入,将研发成果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纳入到单位的发展中,单位的领导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不用上交给国家,同时还要根据科研人员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制定完善的规定,实现奖励和报酬的合理分配,起到激励科技人员的作用,让相关科研人员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3从生产需求角度开展农业新技术研究

农业科研部门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农业的生产需求,了解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有关部门不光要进行基础技术的研究,还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对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利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整体的农业技术水平,解决目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农业科技的创新目标。另外,也需要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考核和评价,将科技的研发和科学成果的应用都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以此促进新技术的研发。

2.4加强政策研究,不断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环境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是改革的根本导向,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要坚持“研—推—用”一体的思路,对科研体系、推广体系、产业体系的相关政策进行统筹协调,更加系统化地搞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注意吸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践经验,对《农业技术推广法》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要落实好“服务”特色,在遵循规律性、制度性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地域性、阶段性、对象性问题的研究,细化具体政策,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适应性、操作性、实效性;要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风险管理,从试验示范、管理评估、政策引导、责任追究、商业保险等方面,研究建立相应的利益共享、风险防控、损失分担机制,多方面保障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2.5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要把住和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坚持“一主多元”合力构建“大推广”队伍,组建一支以农技推广为主导、科研、教育、企业广泛参与的推广团队。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注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补充新机制,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在编在岗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业务素质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带动全省,以人才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农业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需要应对挑战,只有不断更新农业推广理念,改进农业推广体制,加强农业推广策略的研究,加强农业推广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也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恒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具体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5):178.

[2]潘宪生,王培志.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J].中国农史,2017(26):6,8.

[3]张一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端与演进[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