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的疗效研究聂凌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的疗效研究聂凌云

聂凌云

(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医院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目的:探析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收治的沙眼性干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抗炎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沙眼性干眼病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和使用。

【关健词】干眼病;沙眼;玻璃酸钠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57-02

沙眼性眼干燥症又称干眼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随着我们生活质量的不断的提高,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青少年的中出现的更多。该病的症状主要是:泪液的治疗异常、泪膜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导致眼部出现不适的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患病后,由于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差,所以往往被忽略或误诊,对于以上情况,我院采取玻璃酸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沙眼性干眼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沙眼性干眼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普遍在16~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8)岁;观察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普遍在15~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沙眼病的诊断标准。沙眼性干眼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为:泪液基础分泌试验小于每5分钟10mm;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s;结膜和角膜上皮经荧光素染色后,着色点多于8个。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炎药治疗,患者采用单纯的抗感染药物滴眼治疗,使用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每次2滴,早中晚进行。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抗感染药物滴眼液联合治疗,每日早6点和晚20点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次2滴;每日10点、14点、18点使用抗感染药物滴眼,即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每次2滴。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月的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荧光素染色着色试验:将荧光剂滴于患者眼部下穹隆部,嘱患者眨眼,在裂隙灯下观察患者角膜的着色点。泪液基础分泌试验:采用定量滤纸对患者进行测定,将滤纸的一端折叠,放置于患者的结膜囊内,嘱患者双眼闭合,闭合时间约为5min,测量滤纸从折叠处开始的湿润长度。泪膜破裂时间试验:采用2%的荧光素滴于患者的下穹隆部,轻按患者上下眼睑,使荧光剂弥散到患者眼部,观察泪膜的破裂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经检查,SIt明显增加,BUT时间明显延长,荧光染色后角膜着色点明显减少,检查结果十分接近正常健康眼部检测结果。有效: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SIt增加,BUT时间延长,荧光染色后角膜着色点减少。无效: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善,诊治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干眼病是临床治疗较为繁琐的一种疾病,患者发病原因比较多,大多数是以炎症为主要发病的原因。当病毒或细菌作用时,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泪腺和结膜发生慢性的炎症浸润,进而使泪腺功能衰退,结膜上皮细胞受损。炎症还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泪腺成分改变,使泪液和黏液的形成减少,致使眼部干涩。而干涩的眼部由于缺少泪液等的清洁作用,会使炎症更容易入侵患者眼部,使得炎症加重,两种病情相互作用,使得疾病逐渐加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2]。此外,沙眼还会使得患者的结膜和泪腺萎缩,眼部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泪液不能均匀分布。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抗炎治疗,疗效较差。经分析,这可能与单纯使用抗感染药物并不能改善干眼症状,反而会对眼表面的细胞造成损害,加重疾病症状有关。而玻璃酸钠中存在天然的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和润滑作用,尤其对泪液的稳定、角膜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3]。研究还显示,玻璃酸钠能够促进角膜的上皮细胞伸展,使受损的创面愈合,起到保护角膜的功能。其成分中的羧基和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使水分子大量结合,润滑患者眼部,能改善眼部的干燥症状。另外,玻璃酸钠是由角膜的上皮细胞在眼球表面合成,其与黏性蛋白有极为相似的作用,促进泪液更好地对患者发挥作用,稳定泪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抗炎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沙眼性干眼病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效果显著,因而值得我们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代慧,张晓俊,朱丹宁,柯秀峰.玻璃酸钠联合抗炎药治疗沙眼性干眼病的疗效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12):1252-1253.

[2]贺挺.玻璃酸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沙眼性眼干燥症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1):35-36.

[3]刘惠淑,吴坤.干眼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3,15(2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