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崔树武

松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迎来新机遇,面临新挑战。城镇化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城镇化进程能够刺激消费、提振投资、优化产业、激励创新,从而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更好更快发展是现在和将来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城镇化进程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强化措施

1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1.1.1可优化城市人口结构

当前我国在发展阶段,要求做到国内协同发展。各个城市的发展结构、人才结构需做到高度平衡。当前国内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隔甚远。实现城镇化,可有效降低城市与农村的结构差异,调整城市发展结构。例如,城市内常缺少高质量劳动力,城镇化模式构建后,乡村人口可直接进入城市内部,填补城市人才空缺。

1.1.2可推动产业发展

城镇化特征为地方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主导,逐渐过渡至以二、三产业为主导。因此,完成城镇化后,农村发展结构,将在农业基础上,增加工业以及旅游业、服务业。当建设方向不断增加,地方产业将面临新发展方向,地方经济产值也可不断升级。

1.1.3可解决分化问题

当前在部分地区内,城市面向不同发展方向。同时,因双方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处在思想分化状态,难以进行合作。城镇化可帮助农村居民正式进入城市内,利用农村居民的建设优势,调整城市居民的心态,真正解决城市分化问题。

1.2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2.1工业化发展出现不合理特征

部分农村在进入城镇化阶段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各类加工厂不断成型,当地产业发展规格,未经过渡直接进入工业核心阶段。政府监管地方产业,需建立在一定时间基础上。地方大力发展工业,地方社会保障、人文环境将受到重大打击。同时,城镇化的特征为发展第二产业,过度发展第二产业,将拖慢城镇化进度。

1.2.2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当前,国内多数地区已经实现城镇化,但新城市内部的关联机制尚未成熟,很难及时与外界合作。当地方需要调动城市动力,达成某一发展目标时。仍然需要资历较老的城市作为首选,而新城市的动力源较少,很难有效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当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与城镇化现象同步出现时,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将被持续拖慢,难以达到预期内的发展速度。

1.2.3生态环境将受打击

城镇化期间,地方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将大幅度开展。发展工业必然产出工业废料,城镇化地区技术水平有限,发展工业意味着当地生产环境将受到重大打击。当前,国家正要求各个地方开展生态环境维护工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将与生态环境维护工程处于对立面。一旦该对立状态,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镇化将持续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打击。

2加强城镇化进程的措施

2.1以人为核心

传统城镇化一味追求人口扩张与空间扩张,人们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高速度,忽视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不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市化应回归以人为本的战略上来,充分认识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从人的角色内涵转变和生活方式转型角度去重新理解和规划城市化战略及未来,在城市与人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二者的双赢和共生发展。”因此,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回归其空间的使用价值,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提升人民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在城镇化背景下,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做好统筹规划,且同时推动乡镇企业以及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将综合承载力有效提升起来,以期望能够形成可以推动城镇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城镇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迫切需要编制一套完善、合理的一体化建设方案,从而有效开展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从编制工作者的层面来讲,在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城镇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凸显出当地的人文特色,从而形成具有本土优势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并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实际的建设管理之中,首要任务是加大力度将农村基础设施做好,按照城镇化的要求,在城镇区域内建立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社会,并配置城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交通网络、交易环节等等方面的改革工作,推动城镇现代化发展。

2.3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

紧紧围绕地方实际情况,坚持用最为合理、最为科学的方式对整个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与改革,使其更加完善。主要是要找到当中存在的一些不利的因素,并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实际管理之中要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相关政策措施能够在农村地区全面落实。结合不同城镇的不同特点,对应的编制管理计划以及管理标准内容,进而确保每一项管理工作能够按照对应的标准开展;同时,要将审判权放到县级部门或者是基层部门,从而在城镇构建其行政服务中心体系,让整个审批流程更加简化,并提升工作的效率,使其形成高效性运作体系。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必然离不开城管执法体系的支持,紧紧围绕城镇城管执法的特点,并将其与环卫管理进行结合,建立规模性的管理体系。对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来讲,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构建综合性执法机制以及特许经营管理机制,从而提升城镇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

2.4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协调发展

工业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也需要工业的支持,各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也普遍的重视工业化发展,但由于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不能够协调,导致城镇化建设难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各地区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工业发展计划及明确工业目标,防止盲目的发展工业或不重视工业化发展的情况出现,力保做到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相协调,才能避免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5加强环保技术投入力度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和谐发展理念,坚持走低碳发展道路,让乡村旅游向生态化转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环保技术与手段。作为城镇化转型的产业支撑,利用现代化生产方式,确保产业持续增长,将文化、科技与产业结合在一起,构架生态城镇化建设模式,解决“三农”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确保城市优质资源向村镇流动,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管理等要素在城镇中聚集。除此之外,在城镇化转型时,将生态经济理论作为基础,着重突出环境友好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保证就业和生活的安全性。

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但必须要保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针对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地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在城镇建设中不仅不能脱离农业发展,还要通过以人为核心、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协调发展等诸多措施来防止其负面影响,才能使城镇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关于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城市规划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60-61.

[2]杨增凡.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8(08):44-46.

[3]辜胜阻,李行,吴华君.新时代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4):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