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与技术探究——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与技术探究——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

聂丽娜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对城市环境的恶化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人们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关注。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本文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探究了生态公园的设计方法和新型材料技术的运用,阐明了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对生态公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系统;设计方法;技术研究

一、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意义

1.生态公园的基本概念

城市生态公园,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了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人造景观)各自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是公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城市生态公园的基本要素:①“城市的”。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为城市和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有着本质的区别。②“生态的”。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城市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必须遵循生态原则,担负着地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职责,同时,对自然和生态知识起着宣传的作用。③“公共的”。公园的基本性质之一就是面向大众服务的场所,满足人的活动要求,这也是城市生态公园的重要职能。

2.城市生态公园的意义

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极大地维护了城市本身的生态平衡,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善了整个城市的生态水平。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地保留和使用了本土植物,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千篇一律,保留了独特的地域生态环境。

二、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的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设计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2.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整个生态公园应综合考虑当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原则。城市生态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当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三、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探究

1.水环境生态设计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水体分为三种类型:湿地净化区、湖体区、湿地沼泽区。湖体面积约为17.6万平米,设计平均水深1.5米,湿地沼泽区的水面积约为5.8万平米,设计平均水深为50厘米,这两区域总蓄水量29.3万立方。根据当地蒸发系数,估算出湿地公园的补水量约为2000吨/天。

(1)海绵城市的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建设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渗、滞、蓄、净、排”等技术,所有小路、人行道及绿道采用透水砖等透水材料,停车场采用植草砖等材料,道路两侧绿带设置生态草沟,用于汇集道路和绿地自身径流雨水及瞬时暴雨截留功能,具有滞留、净化、蓄存和下渗功能,起到缓减雨涝、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公园的绿地因地就势,局部建设成为雨水花园,汇集周边绿地径流雨水,雨水花园底层铺设碎石及粘土层,面层散铺种植土,并种植半湿生植物,通过低洼地势汇集周边径流雨水,形成雨季池塘景观,旱季湿地景观,在保证雨水下渗的前提下,通过汇集雨水改善局部小气候、小环境从而带动城市生态公园整体生态系统建立。

(2)污水处理再生利用

污水的再生利用在园林景观中运用非常广泛,各种水景及灌溉都可利用再生水。补水计划利用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取2000吨尾水经过湿地净化区处理后达到地表Ⅳ类水质跌流入人工湖区,并通过景观水区、人工湖区构建水生态水质保持系统维持水质。通过对上游持续再生水补给,逐步营造湿地自然景观,改善入湖水质,为水生植物和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3)生物技术的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湖面水质控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在水体中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控制水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强公园水体的环境承载力。首先通过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如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其净化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污染物质;②根、茎、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转化污染物质;其次通过水生动物调控系统,在水体中投放滤食性软体动物、杂食性鱼类、食藻浮游动物等;最后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公园水体中投入水质调控类制剂及藻类调控类制剂,提高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

2.植物生态设计

绿地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它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功能。以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在技术上以生态原理为依据,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在释放氧气、杀菌、滞尘、减噪的功能,是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各显其能,尤其在共青城生态公园大量使用水生植物,即达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符合湿地的特征,在设计中遵从自然规律,并能发挥最大生态功能的植物系统。

(1)园林植物生态效益原则

①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以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以生态观光为切入点,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植被多样化原则

坚持以本地植物为主,扩大乡土植物的应用范围,体现生态公园中亚热带性植物群落特色。通过植物配置,构成公园内枝繁叶茂、疏密有度、

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

③经济性原则

大面积的湿地应以低维护、易保养的植物为主,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养护费用,实现生态湿地绿化景观可持续发展。

(2)植物群落生态设计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植物群落一共分成了四个大区:户外活动区、水生态净化区、规划展览区、湿地公园区。

户外活动区地势较低,在丰水时,“大地艺术”与“野参岛”景观节点容易被淹,植物配置密度稍大,一保证四面皆有景可赏,以耐性较强、生命力强的禾本科灌木为主,片状种植,展现大地艺术,如细叶芒、狼尾草、红莲子等;“露营区”与“户外拓展区”节点,用常绿、落叶乔木、灌木疏密有度结合,营造开阔大草坪空间和浓阴蔽日的密林,主要植物有:香樟、广玉兰、杜英、石楠、日本绣球等等。

水生态净化区污水排放严重破坏其生态结构,设计采用最新水体净化技术,达到生态系统构建与恢复,实现水系内部循环,水体自我净化,打造“水清亮”的自然景观水域。沉水植物选择:耐寒苦草、刺苦草、马来眼子菜、狐尾藻、轮叶黑藻等,形成水下草皮景观带。同时岸边种植挺水植物观赏带,如西伯利亚鸢尾、再力花等等。

规划展览区在保护好现状绿林的基础上,对开挖道路破坏的边沿地带进行生态修复,沿道路在中本土树种,如香樟、小叶女贞等,以绿色为基调,浓郁青翠,与原有绿林融为一体。

湿地公园区植物配置从湿地本身考虑,以水生植物作为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特色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在不同的水域条件下,栽植不同植物,同时搭配不同色彩植物,以达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营造富有层次感的水生植物群落。分别营造出枫林晚照、水杉密林、荷香水榭、鹤舞浅滩等多层次水岸植物景观,展现水文化和湿地公园自然之美。野趣而生态的湿地形式与城市生态公园文化的结合,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主要植物有:枫香、水杉、乌桕、荷花、风车草、水葱、芦竹、千屈菜、黄菖蒲等。

3.硬质景观生态设计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硬质景观包括园林建筑、构筑物及广场铺装等,占有比例很大,因此对于硬质景观的生态设计是无可替代。

(1)材料的运用

基于环保理念,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要尽量选用环保型物料,积极利用可再生的资源。交通设施作为贯穿整个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施,在材料的选择上尤为重要,要考虑在环境和美学方面弱化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游步道是整个园区数量最多的交通设施,承载着主要的交通游览功能,一级园路材料选用透水沥青,二级园路材料选择陶瓷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及生态砂基透水砖等,三级园路采用碎石铺路嵌草或者砾石铺装等,广场大面积使用彩色混凝土铺装,减少花岗岩的使用,小的节点及广场运用木桩子及砾石铺装等等,这些材料都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使铺装地面的流水量降低,减少对地面的冲蚀和下游积水。此外,公园里景观树或者孤植树树池,有一些用树皮代替卵石进行填充,不仅能起到透气、保水的作用,而且更生态环保,也与景观更和谐。再者,树池围牙也可用矮木桩代替花岗岩或者混凝土围牙。

(2)废弃物循环处理与再利用

城市生态公园的游人众多,垃圾种类也是非常庞杂,在共青城生态公园设计了不同种类的垃圾回收箱,大体分为四大类: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纸可以用作包装材料、土木建筑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固体燃料、作为新闻用纸、制造活性炭甚至生活用纸等;塑料如不经处理危害很大,可以回收加工多种塑料制品、生产建材等;对于废金属的回收均可直接利用,它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效果是显著的;废旧的玻璃经过拣选和加工后,可以用于建筑装饰材料、保温、隔音材料等,而这些材料在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建设中都可以充分运用。

4.能源的合理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设计运用了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水的加热源,为公园的不同用途提供热水,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用于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中采用庭院灯或景观灯都以太阳能为主。

四、结语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一个新兴起的公园类型,其设计方法和和技术革新还需要不断完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被改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因此,应将新的材料和技术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解决多功能自然空间的组合问题,植物造景问题、环境美学问题、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问题等,最终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琳,张建林.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策略探析[J].风景园林,2016,03:35-44.

[2]陈晓梅,李俊杰,王萍.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J].浙江农业科学,2011,(04).

[3]邓毅.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及其概念之初探[J].中国园林,2003(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