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议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理

王兰岩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36

摘要:在企业发展中,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本文首先指出目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意义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宏观成本;微观成本;管理措施

0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积累了诸多经验,不仅形成了系统化的成本编制方法体系,而且提出多种成本控制方法,尤其是责任成本制度的实施,实现了预算为主的成本管控手段。新形势下,既关注宏观成本,又关注微观成本,实现两者的结合,是企业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1.目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

在不少企业中,成本管理工作依然采用传统观念,片面性认为成本单纯指的是生产成本。在此观念影响下,成本管理范围狭窄,没有和工艺设计、质量管理、物资管理、人力管理相结合;难以保证技术的先进性,成本管理中的资源配置研究不到位,缺乏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

1.2缺乏事前管理

传统成本管理工作,注重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例如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忽视了技术、流通等领域,没有发挥出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功能[1]。如此,企业在成本管理期间,难以预测风险并积极防范,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有企业借鉴国外的成本管理经验,但在成本预算、目标制定上仍有不足之处。

1.3成本分析不力

企业在成本分析上,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往往注重生产过程,没有对制约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工作中,成本分析只是对计划和实际进行比较,对本期和往期进行比较,对企业和行业进行比较,忽视了技术、市场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会降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1.4考核流于形式

企业成本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体现在责任追究不深入,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缺少完善的管理方法、奖惩措施。对企业而言,盈亏均由企业承担,因此存在大锅饭现象。在成本责任上,管理体系不完善,考核工作的目的性不强,没有发挥出对成本管理的指导作用。

2.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2.1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成本管理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企业体制下形成的,离开这些环境因素,成本管理就缺少了根基。在不同的经济、政治环境背景下,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不同要求,因此管理模式具有多样化。市场经济的运行,对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利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将宏观成本、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能发挥出市场、政府、企业的功能作用,积极规避市场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的宏观调控能力,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2.2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制定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但从整个市场看,企业只是一个微观的个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企业的生产行为可能和社会利益相冲突,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例如生产劣质产品。将宏观成本、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能避免企业做出随意决策,避免出现短期生产行为;既关注企业的利益,又关注国家的利益,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领域,最终推动企业长远发展[2]。

2.3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的基本战略之一,贯穿在社会、经济、文明、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走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发展路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将宏观成本、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一方面能利用政府部门的力量,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在生产经营中注重环境保护,抑制不经济成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可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降低质量损失成本、社会责任成本,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措施

3.1合理界定管理范围

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下,成本具有不同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微观成本就是经营发展中的耗费,主要包括:①采购成本;②生产成本;③营销成本;④质量成本;⑤资本成本;⑥人力资源成本;⑦环境成本;⑧研发成本等。宏观成本则是以国家为主体,站在国民经济角度考虑的成本,涉及国家、行业、企业等方面。从横向看,宏观成本包括:①投资成本;②技术经济成本;③环境资源成本;④产业结构成本;⑤生产力布局成本等。

将宏观成本、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首先要合理界定成本管理范围,认识到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3]。一方面,微观成本管理是基础,通过微观成本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例如:部分企业盲目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提高了废品次品购买率,不仅会浪费社会资源,而且宏观成本增高。另一方面,宏观成本管理是关键,没有良好的宏观环境,难以开展微观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例如国家政策、产业转型、生产力布局等,企业应该抓住良好机遇,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充分利用资源、调整发展方向,确保宏观决策、微观决策相协调。

3.2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1)提高政府定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加强成本管理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提高政府的定位,一方面要衡量市场失灵带来的损失,将宏观成本分散到各个行业和企业中,将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职能,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还要利用引导、协调、监督等手段。

2)完善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预测、决策、控制、监督、核算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支持、协调,构成了大的管理系统[4]。具体操作上,政府要突出成本管理的综合性,将管理视角扩展到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售后服务上,综合评价经营效益。还要树立开放性思维方式,将企业成本纳入宏观成本管理中,实现整个管理系统的最优化。

3)创新管理措施。一方面采用罚款、税收等措施,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产品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明确产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费用。

3.3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组织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应该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宏观成本、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成本管理上,既关注直接成本、内部成本,又关注间接成本、外部成本,主动负担社会上的外部不经济成本,并转化为内部经济成本[5]。其次,定期向社会披露企业的活动方案、外部成本、社会利益,在会计报告中,纳入社会责任会计核算指标。第三,积极搜寻和企业活动效益有关的资料,在经营期间,寻找降低社会责任成本的方法,形成完善的评价指标。最后,增强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破坏环境、不遵守公德、非法牟利等行为,进行严格制止和惩罚。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创新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的关注重点。针对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将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理相结合,合理界定管理范围,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此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红霞,韩嫄.从经济学角度看微观与宏观成本管理的结合[J].财贸经济,2003,(7):28-31.

[2]李秉成,江婉滢,尹行.宏观经济波动、管理者预期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26-533.

[3]刘红霞.企业成本管理的三个"结合"[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3):61-64.

[4]冯圆.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路径选择与行为优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8,(1):9-15.

[5]汤淑桃.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J].投资与创业,2018,(1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