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四颗糖果”——用师爱给孩子以温暖和信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细品“四颗糖果”——用师爱给孩子以温暖和信心

雷泰国雷锡忠

雷泰国甘肃省靖远县刘川镇西坪小学730600;雷锡忠甘肃省靖远县刘川慈济小学730600

摘要:“犯错误”伴随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如何面对孩子所犯错误,陶行知用“四颗糖果”告诉我们,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灵状态,相信孩子,善意宽容,给孩子以改善、疏导、滋润和培养的力量。法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植物通过耕耘获得改善,儿童通过培养获得进步。”

关键词:爱教育智慧平等善意宽容

教育家陶行知在担任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早早地等在校长室门口了。陶老没有批评他,反而送了一块糖果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接着陶老再掏出一块糖果给王友,说:“这块糖果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该奖你。”陶老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同学,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承认了错误。陶老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分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面对王友所犯错误,陶老没有疾言厉色地批评,没有狂风暴雨般地责骂,更没有拳脚相加,而是从细微处着手,发现王友有自我矫正的潜力。于是,四颗糖果,一席话,春风般地拭去王友心灵的灰尘,体现了超人的育人技巧。细品“四颗糖果”,我们不难品到:

一、情感效应

赋予爱的教育就如同涓涓细流浇灌着每一块心田,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每一株幼苗,使其在关爱中健康成长。陶老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演绎了“爱在彼此存在中实现”的教育真谛。正是因为爱,陶老对王友充满了耐心、细心,从王友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平等地对待王友、尊重王友、教育王友。陶老的言行之中闪烁着教育智慧。

二、信任效应

我们总认为学生幼稚、认识肤浅、思想单一。因此,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常常以说教的方式,板着面孔给孩子上政治课,很少研究孩子,以致无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又怎能谈得上师生心灵的沟通呢?这恰恰是教育失败的关键所在。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教育能提升人,坏的教育会误导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成长过程充满尝试和错误,他们的心智还不健全,他们的品行正需要关爱。陶老从王友心灵世界中洞察变化和发展,唤起王友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陶老的一番话,感动得王友流着眼泪承认了错误。可以说,信任、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正如《礼记》中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三、平等效应

脆弱的心灵需要呵护。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如何保护他们的自尊应该是教育是否成功、是否道德的重要标尺。陶老在和王友的谈话中,一句:“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将双方本已阶梯的谈话,一下子平等化,再通过后面的谈话,让王友自己去反思,找出不足,自觉地调整和自我矫正。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次心灵的平等交流。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无论是育人者,还是受育者,面对他们身上的一些错误和不足,必要的批评与指正都是可以的,但同时还需要以宽容、信任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千万不要对学生百般要求和说教。因为被别人耳提面命,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不平等。

在教育生活中,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和真诚平等的交流比无味的说教,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也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情感满足。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认知上彼此认同、情感上互相愉悦、行为上目标趋同,从而营造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形成一种接受老师教导的心理倾向,这是师德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正如,陶老用言行对师德做出的诠释:只有基于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老师和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平台,学生才会将教师视为精神上的朋友,师德才不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而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

陶老以高尚的师德效应感化学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教育的爱必须通过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丁丁等编著《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1版。

[2]《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3]《人民教育》.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