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分析

马云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胸外科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n=40)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20.0%),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介入手术诊疗过程中,配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不仅临床效果明显,同时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儿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干预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小儿患儿生存质量,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患儿及时开展介入治疗,能够促进患儿预后。本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均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诊疗标准[1],且符合介入手术相关操作指征[2],本组患儿家属对临床治疗目的及主要操作方法知情,签署治疗同意书。数字随机法分组,实验组(n=40)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23±1.52)岁。对照组(n=40)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6.36±1.47)岁。本研究相关内容满足伦理委员会要求,患儿术前均采用多种诊断方式确诊。2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所选病例病情明确,排除:(1)合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2)不满足介入手术操作指征者;(3)无法定监护人或陪护家属者;(4)多种因素导致中断治疗者;(5)合并免疫系统及其他严重疾病者;(6)合并明显诊疗风险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本组患儿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围手术期基础护理干预,结合患儿实际需求,做好护理干预。结合医嘱及科室相关要求,注意采取必要措施对患儿开展必要护理管理,从而最大程度保障患儿护理操作安全性。

1.3.2实验组

执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详细操作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穿着整洁,保证仪表端庄,使患儿更愿意亲近。正确掌握2-11岁小儿患儿心理特点,根据反馈情况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如患儿反抗情绪明显,则及时与其进行交流,蹲下使接触视线与其保持平行,强化护患交流的效果。针对惶恐、不安患儿,正确发挥家属作用。针对好奇患儿,及时带其了解治疗环境,满足其好奇心。②术前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术前对患儿开展访视,对患儿家属讲解介入手术相关情况,及时告知注意事项。结合介入手术操作流程,做好术前准备,帮助患儿做好术前检查,明确治疗指征。以参观方式带患儿进入手术室,根据患儿喜好给予玩电子游戏或看动画片等,待小儿完全放松时行相关麻醉处理。③巡回护士做介入手术护理配合工作,并在安全核对单上做好签字。结合医嘱,手术开展前协助做好常规处理。常规消毒铺巾,保持患儿正确手术体位。与此同时,术中对介入手术患儿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关注,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对其术中情况做出判断,发现明显风险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④术后护理:针对术后需要执行输液治疗的患儿,执行相关操作时,严格掌握输液技能,减少多次穿刺所带来的损伤。加强巡视,针对不同种类治疗药物,对其滴速进行合理控制。了解患儿术后情况,掌握其心理、生理状况,做好术后干预配合,减少不良风险。术后患儿辗转多个病室或诊疗室,如开展影像学检查、执行实验室检查等,护理人员全程陪同,采取必要护理措施,保证患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

1.4评价指标

对比2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对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做好详细记录与对比。

1.5数据统计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常见病,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及时对其开展临床诊疗工作,能够消除患儿不良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在为其开展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并保证临床护理配合的准确性、合理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3]。通过临床实践工作证实,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将其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中,能够不断强化临床护理质量,从而为患儿提供更为全面、合理的临床护理配合,从而保证其就诊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与此同时,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20.0%),2组差异显著(P<0.05)。吕娟[5]在其临床对照试验中证实,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对减少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具有明显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不断强化基础护理,做好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能为患儿营造良好就诊环境。与此同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干预,能够为患儿安全就诊提供一定保障。

综上所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情严重,可对患儿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针对满足介入手术操作指征者,要及时开展手术治疗,配合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不断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丽艳,贺琼.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4,12(11):1473-1474.

[2]谭小莉.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1(14):2132-2134.

[3]迟海燕,蒋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5,01(20):3174-3176.

[4]唐少梅,李洁源,陈渺.综合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1):3331-3333.

[5]吕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25(1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