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

何莉

(蒲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630)

【摘要】目的:本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其中有20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按照是否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长短、是否使用抑酸制剂、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行鼻胃管留置进行分组,而后对比VAP感染率。结果:反复插管患者VAP感染例次率高于非反复插管组,机械通气7d以上患者感染例次率高于机械通气7d以下患者,使用抑酸剂患者感染例次率高于未使用抑酸剂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例次率高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组,鼻胃管留置组患者感染例次率高于非鼻胃管留置组,均P<0.05。结论:在为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避免反复插管及鼻胃置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抑酸剂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源性;危险因素;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39-02

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期间,予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存活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表现为肺实质和呼吸道感染[1],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增加困难。本文为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对我院近一年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做如下汇报: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分析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在22~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4.4)岁。原发病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5例,重症肺炎患者2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20例,心脏病患者15例,其他5例。

诊断标准[2-3]:VAP患者均符合由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11年卫医管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12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是否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长短、是否使用酸抑制剂、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行鼻胃管留置进行分组,而后对比VAP感染率。(反复插管是指住院期间插管3次以上者)。

1.3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整理、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对比结果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对比结果行χ2检验;当P<0.05时为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VAP感染率对比结果

反复插管患者的VAP感染例次率高于非反复插管组,机械通气7d以上患者的VAP感染例次率高于机械通气7d以下患者,使用抑酸剂患者的VAP感染例次率高于未使用抑酸剂组,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VAP感染例次率高于未使糖皮质激素组组,鼻胃管留置组患者的VAP感染例次率高于非鼻胃管留置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均P<0.05,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

2.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医源危险因素

通过VAP感染率对比结果得出,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抑酸剂、糖皮质激素、鼻胃管留置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医源危险因素。

3.讨论

重症患者在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期间,如果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提高其死亡率。故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尤为必要。

3.1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患者在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建立人工气道时,会将人体原有的呼吸的防御功能破坏,使病原菌更加容易抵达下呼吸道,诱发感染[4],同时气管管道也会使气道黏膜受到损伤,刺激气道分泌炎性物质。在此过程中,气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会逐渐下降,不能将分泌物及时清除,使其不断堆积,而后需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再次增加气道黏膜的损伤程度,如此反复,恶性循环[5]。此外,呼吸机管道、气管插管均会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随之进入患者体内;分泌物会多次被吸入到患者呼吸道内,从而诱发感染,因此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越长,发生VAP的几率越大。

重症患者的胃肠动力普遍低下,在胃容量及压力上升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内容物反流或吸入,诱发感染;在为患者留置胃管期间,其口咽分泌物会不断堆积,此时的食管扩张功能会受到影响,不能够抵抗内容物反流[6],因此更易引发VAP。

健康人体胃液的PH在0.9~1.5之间,呈酸性,当细菌随之食物进入胃中以后,会被胃液盐酸所杀灭。但在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为其使用抑酸剂药物以防止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在使用抑酸剂后,胃内的PH值会上升,使原本的胃液杀菌能力下降,病原菌会在胃内定植,而后随之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诱发感染。

重症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会由于药物的抗免疫作用,使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受到影响,附着于呼吸道的细菌会不断增殖,诱发肺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越大、使用时间越长,患者并发VAP的几率也会越大[7]。

3.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防控对策

3.2.1基础防范工作在为重症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现象,并注意为患者增加营养,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日常要做好病室内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手部清洁,防止将病原菌带入患者体内,

3.2.2针对性干预措施对于重症患者,尽早为其实施无创通气治疗,将大大降低患者多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几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加监测,尽量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多为患者取半卧位,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避免胃管堵塞,减少对患者食管括约肌的损伤性。合理为患者行吸痰操作,在吸痰之前,要仔细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胃潴留现象,严重者需停止鼻饲。在鼻饲后的半小时内,尽量使患者保持静止状态,此时不宜进行拍背、排痰、更换体位等操作。治疗期间要及时为患者更换胃管,可有效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

在为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可使用硫糖铝替代抑酸剂,患者的胃酸分泌不会受到影响,可避免菌群失调情况发生。如果为患者使用抑酸剂时,要对其胃内PH值加以控制,不可超过4,这样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也不会为病原菌定植提供条件,从而降低VAP的并发率。

对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依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确定使用剂量及时间,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同时可对其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综上所述,在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针对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抑酸剂、糖皮质激素、鼻胃管留置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防控对策,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沈国锋,李响,邓星奇等.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2):20-22.

[2]骆雪萍,施善阳,王玉春等.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8):3412-3414,3429.

[3]戚少云,马兴好,刘正东等.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2531-2533.

[4]疏恒,韦红,李洁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4):487-492.

[5]王辉,韩芳,李茜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10-111,121.

[6]郝秀菊,张传静,辛燕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24,1528,1548,1551.

[7]覃绍彩,易红英,张园兰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