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2

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艳飞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患者;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固定止血;生命体征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发性骨折在现在临床急诊科已经比较常见,它是指身体上发生2处及其以上的骨折,由于受伤部位较多,且伴有多种合并伤,病情复杂,如果抢救或护理不当常可危及其生命。所以,医生的积极抢救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对多发性骨折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16年10月—2018年9月中心医院急诊科对来进行救治的5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同时给予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急诊多发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中心医院进行医治的5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10~83岁,平均年龄(38.52±11.07)岁。骨折类型:33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2例骨折部位为2处,30例骨折部位为3处及以上。受伤原因:4例砸伤,29例交通事故,19例高处跌落摔伤。

1.2护理方法

1.2.1急诊病情初评和处理

在多发性骨折患者被送入医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快速接诊,然后询问患者或家属患者病史,确定受伤部位和了解事情发生经过以及有无接受过任何处理,同时解开或者剪开受伤部位衣物对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评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和监测,清理患者气道异物,如分泌物较多可进行吸痰处理,避免误吸造成窒息,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若必要可进行气管插管术,给予患者吸氧处理。对闭合性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加压包扎,避免患者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加重病情,同时使用止血药物。多发性骨折患者致死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患者失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后因抢救无效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全血和血浆白蛋白,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速度进行适当调整,有效补充血容量。

1.2.2多发性骨折体位护理

多发性骨折的护理重点在于有效固定骨折部位,所以应根据多发性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选取恰当的体位,防止骨折断端对机体组织造成再次伤害。颅骨或肋骨骨折的患者在固定好后,应采用半卧位或坐位;颈椎骨折的患者则应平卧,并将靠垫放于患者颈下,且应佩戴颈圈;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则应在硬板床上仰卧,嘱咐患者进行轴向翻身;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应选取外展中立体位,以确保患者有良好的休息;如果患者四肢骨折,则在固定好患肢后抬高患肢,以保证静脉血液回流。多发性骨折患者因行动不便,需保持一个体位长时间不变,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因骨折患者要忍受剧烈疼痛,所以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动作要缓慢且保证轴向翻身。

1.2.3疼痛护理

有研究显示,多发性骨折患者需要承受非常剧烈的疼痛,常常难以忍受。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疼痛部位及疼痛程度和性质进行明确,以确保能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检查是否由于外固定太松造成骨折端发生移位或者过紧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体位,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告知患者不要肆意摆动。镇痛药物的使用是在患者疼痛难忍,又有明确疼痛诱因下,护理人员可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对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后疼痛仍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留意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疼痛感。

1.2.4并发症护理

多发性骨折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脂肪栓塞综合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就是早期发现脂肪栓塞综合症的症状。此并发症发病急,护理人员应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指标和意识状态以及皮肤黏膜有无颜色变化,出现异常时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如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一旦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症状,第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迅速将气道开放并增加吸氧流量;如有需要可上呼吸机。第二,马上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第三,对大脑进行降温处理以降低耗氧量,同时应用大剂量激素减轻脑水肿,静脉输注脱水剂来降低脑组织代谢。

1.2.5心理护理

多发性骨折患者常常容易出现悲观、抑郁以及恐惧、焦虑和暴躁等负面思想和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机制,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痛苦,然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

2结果

中心医院就医的5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骨科医生的积极抢救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其中41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收治入院进行治疗,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也得以控制,剩下的3例患者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1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4.23%。在进行抢救时,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有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出现骨筋膜综合征,3例患者均因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早期发现症状,告知医生后及时获得针对性处理,现恢复良好。

3讨论

多发性骨折易发生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固定和止血,同时在抢救时需要密切留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处事不惊,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大多数多发性骨折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而且多发性骨折还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负面的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讲述内心真实想法,帮助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心医院进行救治的5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骨科医生的积极抢救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其中41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收治入院进行治疗,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也得以控制,剩下的3例患者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1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4.23%。在进行抢救时,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有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出现骨筋膜综合征,3例患者均因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早期发现症状,告知医生后及时获得针对性处理,现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对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救治需要护理人员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细心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救治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时候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急诊救治率。

参考文献

[1]谭连香.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