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的方法论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外语教学法的方法论述评

李晓艺

李晓艺(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语言教学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伴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衍变,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每个时期的社会发展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论要求,丰富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又影响着各个时代的外语教学。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语言的运用成为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技能。新的时代背景对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与分析外语教学法的古今演变,能够助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步伐。本文就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中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五种外语教学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与方法论意义。

Abstract:Languageteachingisinseparablefromtheguidanceofmethodology.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icfundamentalsandideology,fromadiachronicperspective,socialdevelopmentofeachperiodputsforwarddifferentmethodologicalrequirementsforforeignlanguageteaching,rich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iesalsoaffectsforeignlanguageteachinginallages.Underthebackgroundofglobalization,theapplicationofEnglishlanguagehasbecomeanimportantskillforinternationaltalents.Thenewerabackgroundputs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forforeignlanguageteaching,especiallyEnglishteaching.SortingoutandanalyzingtheancientandmodernevolutionofforeignlanguageteachingmethodscanpromotethethinkingandpaceofEnglishteachingreform.Thisthesistakesfiveforeignlanguageteachingmethods,whichhavesignificantinfluenceinthedevelopmentofforeignlanguageteaching,asresearchobjects,anddiscussesitsguidingroleandmethodologicalsignificanceinEnglish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7-011-02

一、引言

开放包容的地球村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语言成为国际沟通必不可少的载体和桥梁。作为一门当之无愧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大大小小的交际场合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英语教学在我国已有近两个世纪的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各国的联系交往日益密切,小语种学习的热潮在我国日益激烈。所以,无论是外语语言的研究者、外语学习者还是外语教师,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变革中都应做出一定的调整,革陈出新,砥砺前行。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外语教学亦是如此。外语教学法的研究离不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的交互作用,寻求适合教育现状的外语教学法是让外语教学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的重要条件。

二、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学校外语教学主要涉及英语和小语种教学。其中英语教学贯穿中小学、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目前,中小学英语课程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日益革新。小语种教学主要在大学专业课程中开设,尤以外国语类院校语种类型齐全。近年来高中外语课逐渐增加了小语种教学,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改稿)》明确指出:外语开设英语或其他国际交流中使用较多的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英语之外的语种作为第一外语,鼓励学校开设多种外语供学生作为第二外语选择修习。

广泛的社会外语教学成为中小学生课外辅助学习、成人外语学习的重要媒介。慕课、微课等形式的新型网络模式方兴未艾,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慕课网、好大学在线等多种多样的网站与平台为国人进行外语终身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途经。尽管如此,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冲击并不能颠覆传统课堂的外语授课模式。适龄儿童在校进行的语言学习经验是打下外语技能基本功的良好条件,网络外语教学离不开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借鉴。因此,外语课堂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三、五种外语教学法的述评

(一)翻译法

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是外语教学中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基础教学方法,又名古典法(ClassicMethod)、旧式法(OldMethod)等,主要表现为在外语教学中运用母语和目标语进行相互翻译的方式进行教学,旨在以母语作为工具与媒介来进行目标语的传授。翻译法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各种语言的词汇与语法是共通的,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因此,外语教学需要通过母语作为中介翻译,讲解词汇和语法以达到阅读理解原著的能力。因其在发展演变中变体的立足点之不同,翻译法又可以分为语法翻译法、词汇翻译法和翻译比较法等。

人们习惯于将翻译法等同于语法翻译法,这是由于语法翻译法在国内外外语教学中的影响之深。18世纪和19世纪中期,语法翻译法在欧洲鼎盛发展并传入我国,它在长达200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外语教学方法的主要流派。对于早期外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翻译法通过对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翻译,语法规则的讲解,原著阅读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转换思维与能力,这一方法符合早期外语教学资源匮乏、手段单一的初步发展阶段规律,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发展史的演变中不断优化,显现出以下优点:

1.有助于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

2.学生易于擅长理解与翻译语篇;

3.充分利用教材和文本资源;

4.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助长学生解读语言的智慧。

由于所处时代和学术发展阶段的局限性,翻译法自出现以来也表现出了一些缺点:

1.夸大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机械作用;

2.教学手段主要以翻译为主,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

3.过于注重语言意义解读,缺乏语言技能训练。

(二)直接法

直接法(DirectMethod)产生于20世纪初对语法翻译法的批判趋势中。其特点为教授外语时完全运用目的语进行教学,不使用母语,不进行翻译,不进行语法传授,而是通过实物、演示动作等达到理解外语的目的。这一教学方法走在了语法翻译法的完全对立面,提倡对外语口语的运用能力。

直接法的理论来源是语言的工具性,将语言看作是一门技艺(art)。在心理学理论借鉴了直观印象和联想记忆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

直接法提倡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以直接联系为原则,建立起了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参照“幼儿自然学语”的模式与方法进行外语教学,倡导遵循人类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相较于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大量关注语言的听说运用,增强了外语学习的应用效果,是外语教学法史上的一次突破。

直接法的出现是外语教学方法的一次革新,引领了外语教学法科学进入繁荣、活跃的历史时期,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帮助学生通过非翻译练习丰富语言运用的方式;

2.注重口语输出,有助于形成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3.辨别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门外语的背景与文化。

直接法同样也存在一些缺点:

1.教学方式上偏重感性传授,不易形成科学外语素养;

2.注重实际语言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外语智慧的开发。

(三)听说法

听说法(AudiolingualMethod)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研究本国人的外语学习问题,提出了听说法、口语法、结构法等名称,其实这些都归结于“耳听、口说”的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从实践观点出发的思维方式”,即“实践思维”。听说法的出现便符合这种规律,战时美国多用听说法于军队外语学习班,进行短期口语人才速成培养,强调外语的基本生活实用功能,因此也叫做军队教学法(ArmyMethod)

听说法在语言学理论中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在描写与分析活语言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掌握口头语言的表述规律是语言研究与学习的重点。在心理学理论层面,听说法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寻人的心理在语言形成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刺激—反应—强化,语言运用将内化成人的心理习惯,外语学习即要习得这种习惯。

听说法教学以听说训练、反复实践、句型训练、限制母语以及及时纠正错误为主要原则。将听说能力放在语言学习的首位,强调语言表达的工具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听说法的运用方式更加丰富灵活,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是它的重要帮手,视频、音频、幻灯片、互联网等工具可以给外语教师组织外语听说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教学实施与操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作为短时期培养外语人才的高效方法,听说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具有以下优点:

1.强调外语运用的实践性,便于培养具备听说能力的外语人才;

2.容易培养外语语言习惯;

3.能够充分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向结合,丰富外语教学手段与资源。

在特定历史时期需要催生下的听说法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随着外语教学目标与要求的提升,它显现出了一定的缺点:

1.容易产生机械性的操练;

2.重语言形式,轻语言意义。

(四)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也可称为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外语教学的重点,在初创期被称为功能法(FunctionalMethod)、意念法(NotionalApproach)。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双方的交流离不开“功能—意念”的传递,时间、空间、方位、因果等都是交际的潜在因素,外语交际能力是对外语学习的更高阶要求和外语教学的更高级目标。

交际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共同体国家中,伴随着各国交流往来的日益密切,以英国为主的西欧各国开始了外语教学的变革,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逐步发展完善。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是同社会现象相联系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的使用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在心理学层面,交际教学法依托心理语言学的规律,把握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活动形式,形成意念族群。常用意念项目及其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构成了某种具体语言的共核(commoncore)。

汲取各流派之长的交际教学法既满足了基本语言知识学习的需要,又充实了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2.贴合外语学习的实际需要;

3.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增加教学趣味和语言运用频率;

4.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特定专业学生专用外语能力的塑造。

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科学界定课堂语言交际的难易标准,使之符合相应学段的学用水平;

2.保证教学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话语情境;

3.把握对学生语言错误的回应技巧。

(五)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Method)是较为年轻的教学方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成果丰硕,对其概念的解释尚未有统一说法。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任务的布置、运行、完成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实现对特定语言学习目标的掌握,所以任务的设置是这种方法的重点。

从语言学理论层面,任务型教学法源自交际语言学的理论启发,增强了实现交际的手段所发挥的作用。心理学层面,任务型教学法受到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收集、归纳、处理、内化等形式进行语言知识输入。任务的达成亦有助于刺激学习动机的循环强化。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发挥引导的角色,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在实现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达成既定目标,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思维。

新兴的任务教学汇集各流派经验,强化交际和语言意义的内化,呈现出以下优点:

1.强化外语交际能力,有助于高水平外语人才培养;

2.强调语言练习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易于理解语言意义;

3.借鉴母语习得规律,有助于无意识的自然语言习得。

目前,任务型教学法尚存在一些不清晰的、尚未界定的问题,由此显现出一些缺点与劣势:

1.概念不明;

2.实施操作方法多样,难以定性;

3.无意识的习得与有意识的教学难以有效结合。

四、总结与建议

每一种外语教学方法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教学问题导向中产生。随着时代发展,单语现象将会终结,全球化趋势牵引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将不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语种多元发展成为必然潮流。对以上五种外语教学法的阐释只是外语教学途经中的沧海一粟。外语教学法发展史在时代的变革中历经沉浮,在当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基调下更加显现出蓬勃的势头与丰富的成果。

实际生活中的外语教学必定要在理论借鉴地基础上加以整合运用,根据校情、学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深挖外语教学流派的前世今生,探寻方法表象下的理论和科学依据,从而总结出适宜的教学法,更加科学地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外语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位外语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不可少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改稿)》[OL].http://www.docin.com/p-2015555974.html.2017-09-14.

[4]章兼忠.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5:15.

[5]刘昕.语法翻译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大连大学学报,2013(2):119-122.

[6]赵长芹.直接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3(2):35.

[7]王干才.方法论哲学与实践思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4.

[8]黄泰铨.交际教学法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40-41.

[9]章兼忠.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5:167.

[10]崔雅丽.全球化与世界语言新格局——《英语走向何方》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3):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