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喉癌1例

/ 1

中医药治疗喉癌1例

张宪宏

张宪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4-0264-01

【关键词】中医药喉癌

中医治疗癌症是通过中医辩证施治,调节整体阴阳,舒达局部不畅气机。中医的扶正疗法是现代医学最先肯定的一部份,研究证实,中药的扶正作用,可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保护骨髓,提高造血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延长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时间,甚至在预防癌症,防止癌症复发方面亦有临床意义。

病例:王庆海男64岁农民

1.病史:患者声音嘶哑3月余,病初咽干口渴,喉部似有物阻,干咳阵作声音嘶哑,逐日加重。2008年5月10日在医学院耳鼻喉科临床检查,发现左侧声带有花生米大小肿瘤1个,病理诊断:喉部鳞状上皮细胞癌。9天后,喉颈部疼病难忍,咽干口燥益甚,连水也极难咽下。遂就诊于我院中医肿瘤科。

2.治疗:2008年5月18日初诊,病人声音全失精神抑郁。周身乏力、头昏眼花、脸面青黄、面颊潮红、咳嗽气短。吐黄白稠痰,大便已七天未解,颈部两侧淋巴结如花生米大数个。质硬不活动、压痛明显、肋间隙变宽、心界略小、有散在性干鸣、舌质绛、舌苔黄白而腻、脉滑数,证属肺中痰热蕴蒸,壅塞气道,肺失肃降,熏燎咽喉所致,治以先清肺泄热,攻下存阴,引火归源,继则养阴生津,健脾润肺。

3.方药:白花蛇舌草60克、山豆根30克、黄芩30克、生地30克、连翘30克、北沙参30克、生川军30克(后下)、玄参20克、天花粉25克、二花25克、白术10克、栀子15克、桔梗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玄明粉15克、肉桂5克(后下)、核桃树枝60克、柳树枝6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上方服2剂,大便频,便下泡沫状粘条样物极多,喉部疼痛消失,已能发音,头晕减轻、舌质红、苔黄白少津,脉沉数。

上方去生川军、玄明粉、肉桂,加女贞子20克,又服4剂,发音已完全复常,经检查,肿瘤消失,声带上留有少许瘢痕,颈部淋巴结缩小如黄豆大,压痛不著,舌质稍红,有裂纹,脉微脉。调方如下:

北沙参30克、天花粉30克、土茯苓30克、玄参30克、紫草3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白茅根15克、百合15克、板蓝根25克、石斛25克、山豆根20克、当归20克、栀子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柳树枝30克、核桃树枝30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泡茶频饮。

患者共服药20余例,临床症状及肿瘤和癌细胞均消失。

4.讨论:喉癌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90%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西医主要用手术和放疗,但对中晚期癌,手术难度较大,放疗效果也不稳定。

喉癌在中医称为喉痹、缠喉风、烂喉风、喉菌等。

由于喉主天气,司呼吸、属于肺,又为音之府,肺脉从喉通过,又是肝肾经络循行之处,故喉癌的发病与肺及肝肾有关。外邪以风热袭肺为主,内因多为肝肾不足,相火炎上,内外合邪,痰火毒结所致,故治疗应从清肺滋肾着眼。

本例喉癌已属晚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声音闭塞,方中白花蛇舌草、山豆根、核桃树枝清热解毒抗癌;黄芩、栀子、二花清热;生地、北沙参、玄参、天花粉滋肾润肺;肉桂、引火归源;海藻、昆布化痰散结。由于病人7天未有大便,故急下存阴,用大剂生川军、玄明粉通腑,结果便下极多泡沫粘条样物,其中可能含有肿瘤的坏死组织。本病例是用抗癌通腑法,对于有实证特别是大便不通的肿瘤病人,均可用大剂抗癌药配合通下法,即便对于有虚寒的病人,也可用温下法配合大剂抗癌活血药治之,往往能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