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赵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赵婷

赵婷

池州市贵池区水务局安徽省247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凸显。特别是近年来,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向城市周边的农村开始蔓延,导致农村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问题更甚。因此文章基于当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2007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实施,中国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阶段,2012年提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深化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工程运行长效机制和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水源保护和供水水质保障,推动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要求对现有农村饮水系统进行巩固提升改造。计划到2020年,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因此探究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解决对策极为必要。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农村饮用水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地下水与地表水。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水污染日益严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日渐显露。当前农村饮用水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地下水水质指标本底过高,如砷、氟化物等;因受生活污染的影响,地下水水质受到影响,如硝酸盐等指标超标;因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地下水受到中金属的污染。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所以需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保证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不利因素

(一)农村饮用水污染源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造成污染。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农业生产方面存在两方面的因素。①在农业生产过程之中,由于农民不合理使用化学添加剂,如氮、磷等营养元素,或者无机物质超出水体净化的能力,导致受到污染的水体通过渗透影响农村饮水安全。②在农业用水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方式便是灌溉用水,但是由于农业用水的损失比工业用水所造成的损失更多,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淡水资源匮乏,导致天然资源下安全水资源的转换速度变大,这对农村饮用水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第二,农村生活方式的不合理造成污染。由于生活废水与生产垃圾的不合理回收造成水资源污染。部分地区农村将生活废水排入到池塘、河道之中,导致池塘河道得到荒废,这种情况会导致水资源与周边环境遭受破坏。

(二)不同水质水源水问题

从地形角度分析,我国饮用高氟水的地区包括华北、华东、西北等,该类地区因长期饮用高氟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地方性氟中毒事件,比如像氟骨症等,该类疾病的出现威胁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另外,我国饮用铁锰水较多的地区包括在内蒙古、湖南、吉林等地区,如果长期饮用铁锰水,则会引起人体恶化改变,如癌症与畸变等。我国饮用苦咸水的地区包括华北、西北等地区,如果居民长期饮用高砷水,则会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

(三)缺乏对农村饮用水的认识

目前很多地方的当地政府对农村饮用水的重要性不理解,认为农村饮用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甚至部分管理人员认为适当的污染不会对农村饮用水造成危害。在这一思想观念下,农村地区没有设置专门的农村饮用水宣传部门、监测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在农村地区未设置专门的垃圾投放站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污水排水制度,多方因素,造成农村饮用水问题日益严峻。

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改善饮用水环境

农村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比较匮乏,且分布极为不均。政府作为管理部门,只有修建水库,缓解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才能初步提高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政府需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建立水利工程设施,从而能够科学并合理的提高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为节约大量水资源,针对农村田地用水方面,应以渠道水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灌溉模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政府还需加大对于饮用水环境的改善力度。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以及养殖污染比较严重,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管制方案,加大治理力度,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采取禁止在河流周围养殖或者退养的措施,加大对河流保护的力度。此外,还需当地部门对水源地进行定期检测,设置专门的水质检测断面,严格控制水源区内污染物含量,以确保水源地的环境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水平。

(二)招揽多方技术人才,建立水源检测体系

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农村饮水安全的极大技术支持者,他们是否专业和人数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饮水安全与否。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明显供不应求。因此加大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力度,及时聘请一批高能力、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加入到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队伍中已成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培训工程技术、水质监测及管理方面人员的。为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踊跃的承担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责任,还要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另一方面,设立完善的水源监测体系。水源监测体系的完善建设,对于农村饮水安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利用建立好的水源监测体系,可以对饮用水水资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及时并精准的掌握,以达到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系数的目的。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饮水安全意识

造成广大农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农民对饮水安全意识薄弱,对饮水安全问题意识缺乏。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途径让农民意识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的积极性,来提高大众的饮水安全意识,从而能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四)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饮水工程要实现“建得好、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经费落实三个方面的制度、各级责任和目标考核等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第一,组织管理。镇村两级要将农村饮水安全列入工作目标,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机构,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制度落实。以聘用制形式建立用人制度,供水站至少配备一名专职运行管理员,区域内规模小、距离近的多个供水站可以联合聘用管理员,管理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并实行绩效考核,提高供水站的管理水平。第二,运行管理。供水站应建立岗位职责、水质检验、设备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管理员正常运行值班制度,做好日常维修养护、净水设施使用规范。水质检测系统化、常规化,形成农村供水厂(站)自检、县级农村饮用水检测站巡检、卫生行政监测的水质检测体系。第三,经费落实。建立农村饮用水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村级主体要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水费收入能维持基本运营费用。县级财政要把工程建设和大修资金列入补助,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年度考核和经费补助,支持供水工程的持续运行和维修养护,发挥工程长久效益。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的稳定性。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亟待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改善。文章提出了从水源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建立质量监测体系,扩大宣传及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期望能够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长权.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35

[2]付彦伟.阜蒙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6,02

[3]罗明维.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