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症16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羊水栓塞症16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郑美玲

郑美玲铁力市人民医院152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羊水栓塞的临床处理措施,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之疗效。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例羊水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羊水栓塞出现于第一产程的有3例,第二产程的有6例,第三产程的有2例,剖宫产期间的2例,分娩后出现羊水栓塞的有4例;分析羊水栓塞诱因中,产前使用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的有7例,羊水污染2例,自然破膜有3例,人工破膜的有1例,妊娠高血压1例,高龄产妇2例;剖宫产救治5例,使用催产素2例,胎盘早破3例,子宫切除3例,休克后通过心肺复苏成功救治1例,死亡2例,死亡率12.5%;所有羊水栓塞患者均需使用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结论:羊水栓塞病情危急,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需谨慎使用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等容易引发羊水栓塞的药物,改善患者低氧血症,预防血管内凝血症的出现,严格手术操作,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羊水栓塞;临床治疗;催产素

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clinicaltreatmentmeasuresofamnioticfluidembolism,summarizethetreatmentexperienceandimprovetheclinicalefficacy.Methods:16casesofamnioticfluidembolismfromSeptember2015toSeptember2016wereselected.Theclinicaldataofthepatient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their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swerestudied.Results:ofallthepatients,3casesofamnioticfluidembolismappearedinthefirststageoflabor,6casesinthesecondstage,2inthird,2incesareansection,4withamnioticfluidembolismafterdelivery;7casesofamnioticfluidembolism,7casesofprenataluseoxytocinormopprostol,2amnioticfluidpollution,naturalrupture.Therewere3cases,1casesofartificialruptureofmembrane,1casesofpregnancyhypertension,2casesofpregnantwomen,5casesofcesareansection,2casesofoxytocin,3casesofprematureruptureofplacenta,3casesofhysterectomy,1casesofsuccessfultreatmentof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ftershock,2casesofdeathand12.5%deathrate,allamnioticfluidembolismpatientsneededoxytocinormisoprost.Alcohol.Conclusion:amnioticfluidembolismisincriticalconditionandhasaveryhighmortalityrate.Itisnecessarytocarefullyuseoxytocinormisoprostoltoinduceamnioticfluidembolism,improvehypoxemia,preventtheoccurrenceofintravascularcoagulation,strictoperationandimprovethesuccessrateoftreatment.

[Keywords]amnioticfluidembolism;clinicaltreatment;oxytocin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中,导致出现急性肺部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部、肾部衰竭等并发症就是所说的羊水栓塞。从临床分析中了解到,羊水栓塞病情非常危险,发展迅速,有着非常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本文研究分析羊水栓塞的临床处理措施,总结治疗经验,提高临床之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例羊水栓塞患者。患者年龄为20-44岁,平均年龄为(29.3±2.3)岁。经产妇6例,初产妇10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救治羊水栓塞患者的过程中,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广东三才石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276),同时给予患者面罩加压进行供氧,放开静脉通道。如患者存在呼吸障碍可使用阿托品1.5mg(江西海尔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1184)与250mg氨茶碱(河南润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987),并加强抗休克治疗。

2.结果

所有患者中,羊水栓塞出现于第一产程的有3例,第二产程的有6例,第三产程的有2例,剖宫产期间的2例,分娩后出现羊水栓塞的有4例;分析羊水栓塞诱因中,产前使用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的有7例,羊水污染2例,自然破膜有3例,人工破膜的有1例,妊娠高血压1例,高龄产妇2例;剖宫产救治5例,使用催产素2例,胎盘早破3例,子宫切除3例,休克后通过心肺复苏成功救治1例,死亡2例,死亡率12.5%;所有羊水栓塞患者均需使用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

3.讨论

羊水栓塞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出现此种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为污染羊水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中导致出现较为严重过敏反应。在分娩期间,羊水栓塞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如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能引发急性肺部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敏性休克、血液不能凝固以及肾功能衰竭等,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对母婴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关于羊水栓塞的产生机制,高龄产妇、胎膜早破、剖宫产以及宫缩过强均属于。据不完全统计,羊水栓塞的发病率为4/8000[2]。在临床医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羊水栓塞发病率与致死率在不断下降。

3.1羊水栓塞病理分析

羊水栓塞,出现于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此种疾病的产生主要是污染的羊水进入到母体血液循环中。如羊水中包含上皮细胞等物质以及血液凝固纤维蛋,随着血液进入到肺部中,就可能引发肺部血管阻塞,出现肺栓塞。并且,兴奋的米粥肾镜会诱发反射性血管痉挛,促使患者肺部动脉血管压力升高,而出现肺血管痉挛的现象。羊水中的胎粪是过敏源,会引起患者非常严重的过敏反应,由此产生过敏性休克。在病发期间,患者通气与血液比例不均衡,就会引起肺、脑等重要器官组织功能障碍,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患者死亡。与此同时,羊水中的凝血酶含量较高,由此就会引发血管内凝血症,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降低体内血液纤溶,导致血液不能有效凝固,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3.2羊水栓塞的诊断

相对于其他疾病,羊水栓塞病情胸腺,进展速度非常快。临床诊断该种疾病的时候,传统多以患者临床表现与相应的辅助措施进行确诊,实际操作复杂程度较大,不具有敏感性。在临床医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此种诊断方法显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中。基于此,临床研究出一种新型、科学的诊断方法。相对于传统诊断方法,其创伤小、敏感性高一级诊断准确率表现的非常明显。首先,可检测患者血肿的组织因子[4-6]。研究表明,如羊水中存有异物进入血液循环中就可引发羊水栓塞。这些羊水中憨厚生物活性因子,导致血液组织因子的平衡性产生变化。因而,可利用检测母体血中的组织因子判断是否存在羊水栓塞。其次,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如患者出现羊水栓塞,就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呕吐、紫苷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并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状况。再次,免疫组化检查胰蛋白酶。羊水栓塞是一种过敏反应,会将患者体内肥大细胞脱粒颗粒释放出来,产生严重的病理反应。因此,可利用免疫组化检查措施判断是否可以协助斩断羊水栓塞。

3.3羊水栓塞治疗

临床治疗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则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缺氧状况,预防血管内镜血压,降低动脉压,预防肾、脑等组织功能衰竭与感染而引发的多种并发症。在患者治疗的时候正确科室之间良好的合作,分秒必争,随时都会诱发羊水栓塞[3]。配合医师各项操作,改善患者吸氧血症。同时,临床救治的时候谨慎性使用

综上所述,羊水栓塞病情危急,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需谨慎使用催产素或米索前列醇等容易引发羊水栓塞的药物,改善患者低氧血症,预防血管内凝血症的出现,严格手术操作,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晓琴.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护理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3(A02):877-877.

[2]张跃明,沈芳荣,亚珍,等.羊水栓塞早期识别和多学科合作救治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14(8):797-800.

[3]丁秀萍,时春艳,冯兆亿,等.五例羊水栓塞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47-50.

[4]朱玉丽.羊水栓塞患者急救治疗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05):740--742.

[5]郑九生,曾晓明,周群等.羊水栓塞急救技术研究[J].江西医药,2012,47(10):894--897.

[6]王跃芬,14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急救处理[J].医学信息,2014,20:3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