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美感教育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瞿祥艳

瞿祥艳(金阳县春江乡幺米校四川金阳616250)

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乐趣、陶醉。陶冶儿童美感,培养美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美的因素。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美感教育如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线语文教师们观注的课题,下面谈个人观点。

1.强调教师语言要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育家斯霞指出:教师语言恰似一面镜子,可看出思维的逻辑性、感情丰富性、知识广阔性、认识深刻性、表达艺术性及反映问题敏捷性,可想象:①语言缺乏美感,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②语言深奥,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和吸引力,有条理,声音抑扬顿挫,教师不是演员,是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永远会给学生艺术的美,从而渗透美感教育。

2.要善于发“问”寻找教材的美

课堂上只有大胆质疑,才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其方法:①抓住课题发问。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课文是按照课题来展开情节、叙述情节的。引导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为什么要借尾巴?怎样去借尾巴?借到没有?②抓住中心句发问。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时,设计问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③抓住结尾处发问。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结尾: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设计问题:只是忘不了那一天吗?还忘不了什么?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④抓住异常发问。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在学生了解段落主要内容后,学生对“冻僵的老战士神态十分安详”进行质疑:冻僵肯定是很痛苦的,可这位老战士为什么神态还那么安详?⑤抓住精彩处发问。如:《西鲨渔人》第四自然段中,写人鲨相斗的惊险场面时,可质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鲨渔人是机智剽悍的?⑥抓住标点处发问。如:《我的“自白书”》的“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为什么“人”字后面用逗号?⑦抓住好奇点发问。如:《夜莺的歌声》中,当德国军官问小孩村子里还有没有人时,小孩为什么说“……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野兽”在这里是指什么?点评:这样引导使学生慢慢地学会对重难点问题的质疑,并以这些疑促读,学生在此种状态下学习,学习的兴趣高,学习的效果更好。

3.以读为本,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材料。教师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还要善于引导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教学《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那美妙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再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朗读。同时思考:①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指导学生读出轻声。②划分出音步,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③确定朗读的重音。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加之配上轻柔的音乐,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点评: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久而久之,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4.要挖掘美,进行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重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想象,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教师通过美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美、挖掘美,产生美的感受,提高学习兴趣。美感教育可通过图画、音乐、戏剧等直观展现或教师语言描述来寻找书中的美。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准备音乐《爱的奉献》和《二泉映月》。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中为学生朗诵一首诗,优美的音乐和语言,让学生心中充满感动,并激起学习兴趣,当大家还在乐声中回想时,进入课题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学生眼中充满同情,让学生在《二泉映月》忧伤的乐声中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对课文意境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点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心中还充满对小女孩的同情,在日记中写下《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爱心得到发挥,情感得到陶冶,也达到美感教育的目的。

5.巧用媒体,品味教材语言美

教学时根据课文需要,适时选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如:教学《翠鸟》时,先自读课文,找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美在何处。回答时,生1: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屏幕上找出: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同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教师写的句子比较得出: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刻画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而教师出示的句子缺乏美感。通过此教学,亲身体会到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句子优美形象,进而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6.体会哲理美,以塑造人格进行美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具有深刻的哲理,教师要敏锐地把它挖掘出来,利用这一资源塑造学生的人格。因为学生是最具塑造性的,教师言教、身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为人民服务》具有深刻的哲理。它实际上讲了人活着到底为什么的问题,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人生观启蒙教育的很好教材,通过反复阅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把这一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联系熟悉的事例,体会“为人民而死”的革命先烈: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等;在“如何对待批评、困难”等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说说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和做法。这枯燥的道理形象化生动化之后,利于学生理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触更深,从而帮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是美感教育的体现。

7.在“听、学、唱”中感受美

实践得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更长时间的学习会感到疲惫。虽表面上注意听讲,但思想早已飞出课堂,不知游荡到了何处。这时让他们听、学、唱一些儿歌,放松一下,便从无意转向有意、由抑制转向兴奋,心情愉快,记忆力增强。而音乐以优美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并陶冶情操。因此课堂上每当精力不集中,尤其在春夏季节里,常用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很好,屡试不爽,如同给孩子吃饭一样,换一种口味特别爱吃。如:教学《狐假虎威》中一段:“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讲授时,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根据课文内容表演,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一些词语的含义,其他学生从此表演中理解文章内容。这样教师既可免去“口干舌躁”之苦,学生又学得高兴轻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何乐而不为?

总之,美感教育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热爱,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使其充满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感教育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及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