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患者出现应激性反应的早期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传染病患者出现应激性反应的早期护理干预

李校宣

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传染病患者出现应激性反应进行早期护理的方式以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住于传染科的3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护理方面的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30例研究对象中,患者出现次应激反应的次数是40次,其中焦虑12例次,抑郁5例次,木僵1例次,语言紊乱情况10例次,睡眠出现障碍的是12例次。通过护理人员及时的实施早期干预后,患者SDS、SAI的评分改善明显,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的不良反应是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状况,为了有效抑制这种反应,可以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病人的身体康复情况至关重要。

关键词:传染病;应激性反应;早期护理;护理干预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形势背景之下,人们对于自身的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为了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当前我国尤为重视实行免疫策略,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却处于上升趋势,如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传染病以及血源传染病等。其中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情较其他传染病多变/易变,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对病人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都容易造成较大的干扰,由此一来,病人更容易出现应激性反应,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如今广大护理人员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护理干预对病人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传染病临床护理工作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笔者所在医院对传染科的30例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以下是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住于传染科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总体分布于20-6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5岁,患者病例情况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1]。

1.2早起护理干预的方式

对本组内所有的患者所进行的治疗都是常规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下面是实施的具体措施:

1.2.1对认知行为的干预。考虑到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自身疾病情况等个人状况,对患者进行不同情况的护理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由于不了解而对疾病产生的误解,以便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和临床治疗时能够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关人员应该积极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临床特征、诱发因素、治疗方法以及疾病的进展状况和预后等情况。

1.2.2心理方面的干预。对患者进行合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患者在这期间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临床治疗也有辅助作用。(1)在患者进入科室之后,为了能够充分地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况以及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相关负责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及时交流。(2)相关负责人员根据患者所从事的职业,患者的文化程度并针对患者在得病期间所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选择适当的行为和语言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以及心理调控等工作。例如对患者进行较为有益的暗示、真诚地对患者进行心灵抚慰、对患者进行善意的劝导以及合理的解释等等。(3)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些合理需求及时地进行满足,比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渴望被接纳及渴望获得安全感等。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相关护理人员应该使用暗示性语言以及鼓励性语言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并逐步克服自身的负面情绪。

1.2.3环境方面的干预。(1)病房内要具备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良好的通风条件,充足的光线,清新的空气等,冬天时候还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5℃左右,湿度最好是控制在65%左右。(2)病床与病床之间要用隔帘间开,避免病人在治疗期间互相打扰。(3)晚间要将灯光关闭,对设备、监控器等发出的噪音尽量控制,此外还有抢救设备、金属仪器、工作人员谈话和走路等声音,噪音在晚上控制在20dB以下,白天可以放宽到在45dB以下,对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刺激减少,为他们提供最佳环境(4)将日历、钟表等与时间有关的标志放在病人眼前,帮助他们认识时间,从而对病情恢复充满希望。

1.2.4放松治疗的方式。松弛训练法。对患者的肌肉群进行放松,最后让患者周身都得到放松,在训练的过程中,患者要使肌肉群首先处于紧张状态,然后慢慢松弛下来,让病人对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进行充分感知,进而对身体的每块肌肉都放松,频率是20min/次,2次/d。音乐放松法。在病人身体状况允许时,为他们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音量控制在35-45dB,频率大概在30min/次,2次/d。

1.2.5帮助病人正确生活习惯的养成。护理人员要监督患者休息、起床、吃饭、活动等的具体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督促患者自己打扫病房、整理床铺。患者具体的作息、生活习惯都要严格按照病情决定,对患者的护理方式要具有个性化,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为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服务[2]。

1.3问卷调查

在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之前,首先对患者的SDS和SAI做一个详细的问卷调查报告。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数据,用t来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情况,差异明显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现应激反应的具体情况。在30例研究对象中,患者出现次应激反应的次数是40次,其中焦虑12例次,抑郁5例次,木僵1例次,语言紊乱情况10例次,睡眠出现障碍的是12例次。

2.2护理前后SDS、SAI评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患者早期护理的干预,病人在SDS、SAI方面的评分情况变化明显,护理效果良好(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传染病科住院病人通常都是易传染给他人的病毒性传染病,病人一般都被隔离治疗,对病情、疾病性质表现出一定的恐惧,亲人不在身边,还有身边的各种仪器、重症患者等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对病人睡眠状况严重影响。睡眠对人的生理健康至关重要,睡眠充足的条件下患者可以得到休息,病情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焦虑,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传染病患者出现应急反应会带动病人心理方面的反应,例如降低痛阈、抑制免疫、心肌缺血、高血压、抑郁、焦虑、紧张等。还有一些传染病较轻的病人,认为身体状况还可以就心存侥幸,不愿意配合免疫处理,出现消极对待的情况,应该对这样的病人严格监视,对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护理。早期的护理干预对抑制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几率的降低效果明显,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此次研究显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病人的SDS、SAI评分情况改善明显,效果显著(P<0.05)。

综上所述,应激性的不良反应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状况,为了有效抑制这种反应,可以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病人的身体康复情况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红.早期护理干预传染病患者出现应激性反应研究[J].医学信息.2013,10:294.

[2]颜峰.传染病患者出现应激性反应的早期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1,06:170.

[3]沈娟.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