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于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施工安全管理于防护措施

赵玉超

邯郸中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邯郸市056000

摘要:深基坑具有危险因素多、施工安全风险大的特点,安全管理任务既艰巨又重大。本文分析了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安全管理;深基坑;施工

一、深基坑工程防护措施

一般说来,坍塌事故所包含的情况有如下几类:第一种是倾覆性的破坏;第二种是整体性的稳定破坏;第三种是剪切型的破坏;第四种是渗透性破坏;如流沙流土等等。而最后一种是局部性的隆起破坏,尤其是整体的圆弧出现滑动,塌方量较大,破坏力很强,这也是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死伤的重点部位。由此可知,在进行深基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建筑周围的地质环境乃至地下结构的岩土性状、水层性质、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等有着精确的认识,要充分的了解建筑场地以及附近的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的深度,结构形式和埋设的时间等等。除此之外,施工单位也应该充分的掌握到深基坑施工的其他一些条件。

1.1深基坑施工设计防护方案

深基坑边坡的土体,当抗剪切应力小于应力的时候,土体就特别容易的发生坍塌或者滑坡事故。基坑的边坡不仅仅是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发生的重要部分,更是深基坑施工安全需要多加防护的重点。一般说来,支护设计主要满足的是支护结构稳定的要求,既不会产生整体的滑移,也不会产生局部的失稳,并且在基坑的底部不会产生像隆起、锚杆的部位不致抗拔失效,同时还要去满足水平的位移不会超过允许值,支护的结构构件本身受到负荷之后不致弯曲剪断等。基坑支护通常用的有排桩支护、钢筋桩支护、深层搅拌支护等几种方法。与此同时,具体的施工现场基坑边上总是堆放着机械设备以及积土等杂物,这些往往加重了坑边的负担,再加上机械振动的影响,这些都会制约着边坡的稳定。为此,在保证适当的安全距离之外,在进行支护设计时还要对周边动荷载进行验算。

1.2确定排水方案

由于部分工业基础基坑的施工周期并不是很长,在设置临时的排水系统时要充分的考虑到降雨量以及周边环境的水容量等诸多因素。一般说来,在建造排水沟时,排水沟必须能满足最大的水流量需要,以防止周边的土体受到水的浸泡,土层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产生侧向的滑移。另外,降水设计应当去控制由于降水所引起的地基沉降不致而对临近的重要管线产生过量的沉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是危害其安全。对于地下水的控制有很多的方法,如明沟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电渗降水等等。由于节水帷幕应控制不致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通常采用的是深层搅拌和高压喷射注浆的方式。

1.3完善临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基坑开始挖掘或者挖掘好之后,要对周边的环境做好防护和围挡,施工单位在进行现场施工时,要保证设备齐全,设施安全,并要做好临电安全、森林防火等预警措施。

二、加强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辨识危险因素,完善方案细节

深基坑工程危险性较大,建设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或深基坑专业承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当方案经过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审核通过后,还要组织专家论证。在这个环节中必须防止走过场,比如施工方案照搬照抄以及编审人员、专家资格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要编好专项方案必须对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充分辨识,例如深基坑坍塌伤人风险、机械设备损坏风险、引起周边建筑与管线损坏风险、基坑与地面沉降风险、降水难度大等,然后通过结构、材料、工艺、安全、监督等措施严格控制危险因素。方案是否合理、全面并且具备可操作性,需先通过施工单位各专业人员的内部审核并加以修改和完善,再交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以确认方案是否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以及符合建设部相关文件规定,针对专家们的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经过相关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才能组织实施。

2.2加强现场管理,落实安全措施

首先,从组织和管理上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组织体系,确立安全负责人和班组安全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到岗;健全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开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防护规定;严格执行安全质量交底制度,逐级交底并签字确认。

其次,加强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为了落实现场安全措施,住建部下达文件《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规定》(建质【2011】111号)明文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项目负责人应到现场带班检查,这项措施对于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是非常重要的,从国内外矿山安全生产实践来看,负责人下井对减少矿井事故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各级安全员应经常对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极限或出现其他重大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基坑施工,并迅速会同相关单位查明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后才能继续施工。

再次,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急救物质和器材。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基坑支护方案可能发生偏差,所以必须针对现场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避免带来更大的损失。

2.3控制危险因素,保障施工安全

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下面介绍深基坑施工的主要安全措施:(1)组织降排水。基坑失稳与土体含水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层含水量增加时会减少土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土层之间容易滑动,另一方面含水还使土体自重增加,这两个因素造成基坑更容易失稳,所以开挖前对含水量过高的工程必须组织好降水和排水,以疏干加固基坑内的土体。(2)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以及“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地层的初始位移对于支护结构的稳定以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根据时空效应原理,采取分层、分区、分块、分段的方式,利用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先撑后挖、均衡支撑的办法,形成稳定的支撑以后再分步开挖,尽量减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充分利用土体自身控制地层位移的潜力解决基坑稳定与变形问题。(3)控制坑边荷载。基坑边坡之上的荷载会诱发基坑坍塌,因而是需要控制的因素。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坑边1m范围内堆放弃土和建筑材料,坑边3m范围内严禁行驶大型车辆和施工机械设备,一些产生振动的机械可能引起粉砂质土液化,所以也需要进行控制,必要时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适用性。(4)根据工程进展做好现场防护措施,包括坑边防坠落措施(如设护栏和挂安全网)、设置专用通道进出基坑等。(5)加强监测管理,重点监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基坑底部变形、基坑外地面变形等。(6)针对以下紧急情况准备应急预案:基坑外地面沉降;围护结构漏土;围护结构及支撑受力与变形突增;土体回弹引起基坑失稳;出现流砂、管涌、坑底隆起等现象。同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建立组织机构、落实物质保障措施、建立应急响应程序等措施。

结语: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深基坑施工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危,也对周边建筑物、市政地下管网等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可以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文明、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毛兰美,张军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安全,2014,28(5):60-63.

[2]储华平.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福建建设科技,2015(2):20-21.

[3]刘健.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