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宋爱梅葛永春陈良英

宋爱梅葛永春陈良英(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护理部830011)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404-02

【摘要】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将我院2007-2011年期间低年资护士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工作年限≤1年的护士为高危人群,因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所致的护理差错是低年资护士发生差错的主要类型。结论加强高危环节的控制和强化对低年资护士的安全管理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安全管理

随着医院规模逐步扩大,招聘年轻护士数量较多,由于新聘用人员上岗时间短,护理经验不足或安全意识不够等原因,增加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易发生各类护理差错。有关研究表明:工作年限≤3年的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几率达54%,其中工作年限≤1年的护士差错发生率最高,属高危人群[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床位900张,30个护理病区,共有临床护士458人,其中低年资护士203人,占临床护士总数的44%,年龄在18-24岁之间。学历:本科18人,大专136人,中专49人。

1.2方法针对2007-2011年期间低年资护士发生的48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资料内容包括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时间、具体过程及责任人工作年限等,从差错防范角度总结、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特点。按照医院护理差错上报流程,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护士长应填写护理差错登记表上报护理部,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讨论、分析整改,护理部根据医院差错评定标准评定护理差错性质,与当月护理绩效考核挂钩。

2结果

2.1护理差错者的工龄见表1

表1护理差错者的工龄(n=48)

工龄例数构成比(%)

≤1年3164.6

>1年、≤2年1225.0

>2年、≤3年510.4

合计48100.0

2.2护理差错类型见表2

表2护理差错类型(n=48)

类型例数构成比(%)

静脉用药错误1735.4

口服给药错误1327.1

标本采集错误510.4

标本采集遗漏714.6

其他612.5

合计48100.0

2.3护理差错原因见表3

表3护理差错原因(n=48)

原因例数构成比(%)

查对不严格2756.2

未正确执行医嘱816.7

责任心不强816.7

专业知识缺乏510.4

合计48100.0

3分析

3.1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有关

从表1、表2分析,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差错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工龄≤1年的护士差错发生率占64.6%,明显高于工龄2-3年者。静脉用药错误为护理差错的主要类型,由于用药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流,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此类原因引起的护理差错应引起高度重视。

3.2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准则和保障,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仅凭主观印象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以致造成护理差错[2]。由于护士未能正确执行医嘱、责任心不强所致的护理差错分别有8例,反映出一些低年资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能规范操作,出现遗漏、疏忽等问题。

4对策

4.1加强岗前培训、强化专业技术训练

对新聘用护士进行严格的岗前综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科室护理岗位见习,科室组织低年资护士认真学习专科应急预案、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及方法,护理部特设培训专干,定期组织不同年资护士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根据个体差异分期、分批完成,取得较好的成效。

4.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培养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是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转、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介绍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使每位低年资护士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避免护理差错发生。

4.3加强护理质控、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防范护理差错的重要环节[3]。护理部成立质控委员会,分三级质控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各科由质控小组对照护理质控内容逐项抓落实,质控结果在护理考核通报上公布。适当增加护士编制,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实行弹性化和科学化的排班制度[4]。

5结论

低年资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医嘱的直接执行者,由于上述各类因素易造成护理差错发生,针对该类人群加强安全管理,从护理质量、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上予以引导和教育,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来鸣,泮淑慧,杨明丽等.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2-923.

[2]孙玲芬.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9.

[3]许崇开,陈玲,赵淑兰.护士长在防范护理差错中作用.齐鲁护理杂志,2003,3(5):398-399.

[4]陈缨,吴容,刘慧珠.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及需求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