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高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高云

高云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50

摘要:虽然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形成河流生态管理,但实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河流管理工作开展之前,相关人员不了解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因素,河流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河道管理;生态治理;生态评价指标;河道防洪

引言

河道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功能。如果由于河道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河道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河流管理是一项非常广泛的工作。为了加强河道的有效管理,尊重河道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采取生态管理措施来控制河道的生态环境。为了促进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进行科学管理和法律管理。

1加强河道管理的必要性

河道水网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要充分重视加强河道管理的必要性。

1.1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河道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加强河道管理,有利于改变河道的现状,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提高城乡生活环境水平,充分发挥河道对经济的综合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1.2是充分发挥河道综合功能的需要

河道是集“引、排、蓄、供”的公益性基础工程,加强河道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河道的洪时能蓄能排、旱时能补能灌及航运、生态、景观功能于一体等综合功能。

1.3是打造“生态”的需要

加强河道管理,对河道进行治理,可以解决河道淤积、水土流失等方面问题,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管理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工程水利向环境水利、城市水利转变的需要。

1.4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

河道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工程,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加强河道管理,可以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实现人水和谐,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河道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基于人为性因素的问题

尽管国家一直都在致力于河道防洪的建设,但实际上我国的河道防洪能力相对较薄弱。由于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水系河流的分布比较密集,但政府在水资源方面的投资比较有限,在个别地区的城镇河道两岸没有相应的堤岸保护措施,防洪能力无法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然而,对于那些具有较大水流速度的河道而言,长期的洪水侵刷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甚至会引发河道改道现象。由于河道两岸大面积的工程建设给植被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水土流失现象,流失的泥沙堆积在河床内,使得河床被不断抬高,同时,也使得河道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淤积现象。快速发展的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它不仅会影响到河道中的水质平衡,还会使得河道内的水生物遭受破坏,影响到河道内的生态环境。河道生态被随意改变在我国城市河道治理以及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受城市较少的土地资源现状的影响,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存在缩窄行洪断面、与河湖争地的现象,引发了很多人为灾害。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过程中,往往对防洪安全的功能较为关注,因此,在河道建设过程中,多使用浆砌块石挡墙以及混凝土建设河道两岸,这些建造方式忽视了对生态平衡的关注,从而使得河道的自然形态被改变,不但减弱了河道的自净能力,还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2.2基于自然性因素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河道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自然活动、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不仅影响到了河道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随着河道坡降逐渐变小,影响到了水流速度,因此,便会使得河道内产生淤泥,加之受分布不均的年平均降水的影响,会使得将水径流不规律,比如,枯水期存在的干枯、断流现象给河道内水生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影响了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发展。一旦进入汛期之后,大量的降雨会对河道产生冲刷,对河道周边的生态带来物理性的破坏。

3加强河道管理的措施

3.1对管理模式进行转变

首先,要改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统一生态资源管理取代单一资源管理,建设部门要做好河道总体规划,实现河道生态型管理。其次,转变管理模式,现在实行河长制,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道的首长,负责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大大提高了河道管理效率和质量。最后,创新管理模式,将生态型管理作为主要管理模式,从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规划全方位统一协调规划,对河道系统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

3.2健全与落实河道管理制度

有了管理制度才能为河道管理提供保障,因此要健全与落实河道管理制度。第一,建立河道管理地方政府首长负总责,只要是河道流经的区域,所在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就要负起主责,具体的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来负责组织与实施,另外还需要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紧密配合,以促进河道管理。第二,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与落实。建立监督机制及污水处理排放目标管理,对河道加强监督与巡查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等问题,要及时制止并处理。第三,加强责任机制。有些地区建立河道“脏、乱、差”治理责任制,以达到河道治理的目的,并且要与环保、环卫、城建及相关部门共同合作,一起履行职责,共同治理河道。要落实河道管理任务、夯实河道管理职责。

3.3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效保护河道

建设生态化的河道工程,首先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生态化建设的核心,熟练掌握生态化治理技术,可通过相关的学习深造、研究探讨等来不断提升对水利建设管理的能力。水利管理部门可定期组织水利生态治理技术的相关培训、研讨,确保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避免错误的治理手段更加恶化河道的生态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秉持维护河流健康、均衡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规范人类的环境行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尊重自然规律,通过生态化的手段来对河道进行保护,合理利用城市水利建设的资源,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结合河道的水资源持有量、工业用水情况、人类用水量等,开设生态用水的保障机制。在河道建设的各项工程中秉持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实现水利建设生态化管理的目标。

3.4提高管理水平。

工程监理人员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监理单位的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监理技术、协调能力和足够的管理经验,因此,在监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之中,政府和企业等部门应该监理完善的监理工作制度和监理人员培训制度,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行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监理人员具有更加专业的技术知识,更为广泛的管理只是和更高的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建设行业客户。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逐渐增加,而且在建设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技术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应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于坤烁.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对策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6):30-31+35.

[2]樊进娟.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