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多姿多彩——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实践“活动”多姿多彩——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

马红玉

马红玉江苏省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222221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最终获得经验和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教育观念4R理念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所以在活动中,更加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对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实践活动,定能收获到更多的认知和感悟。如我所担任的劳技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课程,在《营养与烹饪》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来自于生活中的饮食小常识或厨房小知识等。如哪些食物在一起吃会对身体有危害,遇到烫伤怎么治理,刀工有哪些,如何运用等等。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受或与自己的家人合作,既达到了学生个体的成功和知识体验,又加深了孩子与家长的亲子沟通。

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知识间的渗透与课外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在内容上必然呈现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中,我校注意把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课程的学习相结合,既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又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不同学科书本知识的理解。如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的活动中,不仅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实践,还要求学生有语文的表达能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结果,并且也需要学生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来排版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无形中都加深了课程之间的渗透与交流。

三、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须更新教学观念

新型的教育观念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我运用得比较多的是项目教学,它是劳技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给教师极大的挑战性,它要求教师能灵活应变。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和咨询员的角色,对学生的行为不是发布命令,而是刻意引导、及时提醒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工作进行适时的检查和监督。我们的中学生往往对很多事情只是一时的感兴趣,但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选择放弃。因此教师适时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进度是有必要的。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在活动操作和研究方面的动力之一。对于活动课题的设定,多数情况下由我们师生共同确定的,即在教学中产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且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主题,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确定的学习或操作项目。但具体项目可以由学生个人为单位或者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要依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能力及教学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如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与老师共同确定了这个课题,但具体的6个子课题是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确定的,并为之调查研究,我们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充当的只是引导者和课题进度提醒者。

四、展示成果,交流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学生开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活动成果的展示由学生自己决定呈现方式,应该是学生内心对活动感受的一种真实反映,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示交流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是一种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能够给学生带来下次成功的憧憬和对下次活动的激情向往。所以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应流露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习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成果展示只是把这些体验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起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的作用。如果把成果展示作为整个活动过程的最终目的,这种思想是不科学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亲自参与研究和探索的积极体验以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作品真实展示出来。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真实资料,展示是为了交流过程、展示成果,而不是为了评比或获奖。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我们对此都尚处于探索阶段,相信与学生得共同创造和沟通,会有不错的成绩等待我们,成功的喜悦将使我们对未来工作更加憧憬。

参考文献

[1]傅小芳文《德国劳技教育一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