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411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麻疹411例临床分析

侯彩芬丁思博

侯彩芬丁思博(抚顺市传染病医院辽宁抚顺113015)

【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114-02

【摘要】通过对41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分析,了解现在麻疹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麻疹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过去,麻疹曾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快速发展,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可近年来麻疹病例有呈上升趋势,现将医大感染科于2009年3月~6月收治的411例麻疹住院病例(全部麻疹病例符合《传染病学》的诊断标准)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11例患者中男255例,女156例,男女比例1.63:1,年龄2月~55岁,<5个月35例,占8.52%;5~8月136例,占33.09%;~1岁73例,占17.76%;~2岁34例,占8.27%;~5岁24例占5.84%,~18岁31例,占7.54%;>18岁78例,占18.98%。

1.2病例来源农村患者281例,占68.37%;城市患者130例,占31.63%。

1.3麻疹接触史和疫苗接触史411例麻疹患者中有麻疹接触史289例,占70.32%,240例8个月以上患者中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者75例,占31.25%。(城市49例,占65.33%;农村26例,占34.67%)

1.4临床表现411例患者中均有发热,体温大部分38.3℃~40.2℃,热程3~8天。其中369例,占89.78%的患者有咳嗽、流涕、打喷嚏、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有麻疹粘膜斑者341例,占82.97%。发热1天出疹者28例,占6.81%,2~5天出疹者332例,占80.78%,>5天出疹者51例,占12.41%。其中329例,占80.04%的患者有典型出疹及消退顺序,出疹时间平均为4.2天,皮疹消退后均有浅褐色色素沉着,39例有糠麸样脱屑。

1.5并发症361例患者并发肺炎,占87.83%;并发咳嗽者288例,占70.07%;并发心肌损害者201例,占48.91%,并发腹泻者198例,占48.18%;326例患者,占79.32%合并有两种以上并发症。

1.6辅助检查患者做胸部DR或CT检查,有289例,占70.32%患者有肺纹理增强或斑片状阴影;191例,占46.47%患者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升高。

1.7治疗患者给予头孢类消炎药或红霉素抗感染,病毒唑抗病毒,重症患者给予免疫球蛋白,合并心肌炎者给予英联营养心肌,发热患者物理降温,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或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

1.8预后373例患者痊愈出院,90.75占%;好转出院者35例,8.52占%;3例患者转往儿科抢救病房;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1天。

2讨论

麻疹虽然全年都有病例发生,但仍以冬春季为主,其中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村地区家长卫生意识淡漠,未及时给适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出现了免疫空白,增加了暴露机会。再加上农村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故易感染及传播。

患者发病年龄:1.小婴儿发病率高。<1岁患者共244例,占59.37%。原因:①<6月龄婴儿由于在出生时从母体获得了特异性抗体,很少患麻疹,但是近年来婴儿麻疹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国自1965年推广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目前的婴儿母亲很多没有自然感染过麻疹,虽然经过预防接种,但是麻疹的人工免疫产生的抗体弱,保护期很短,又由于没有及时加强再次免疫,使其母体内抗体水平较低,因而通过胎盘的抗体不能很好地保护婴儿,增加了所生婴儿麻疹的患病风险[1]。检测小于7月龄婴儿及其母亲麻疹抗体和孕龄妇女血清麻疹抗体水平大多不高,不足以保护婴儿。[2]②婴儿体内麻疹抗体下降较快,据报道[3]婴儿麻疹抗体水平从小于1月龄的100%下降到8月龄的15.6%,已达不到保护作用。③我国现行计划免疫规定麻疹初免年龄为8月龄,由于部分婴儿未到初免年龄,未及时获得免疫而发病,有关资料表明,[4]麻疹疫苗免疫后的母体胎传抗体水平在婴儿5~8月龄时很低,难以保护初免婴儿,使其成为易感者。④由于婴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细胞免疫功能差,病毒毒力较强而致发病。小婴儿患麻疹后CD4+,CD8+比例明显降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及失调状态[5]。故小婴儿易患麻疹。2.>18岁患者78例,占18.98%,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人群总的麻疹抗体水平降低了。这同时意味着人群对麻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②麻疹疫苗的免疫保护时间有限。一般认为麻疹疫苗接种后5~6年免疫力消失,最长不超过12~15年[6]。③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没做好,基础免疫失败后没有及时复种。④麻疹免疫存在空白点。尤其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可能存在漏种现象。⑤麻疹野病毒株的基因和抗原发生变异[7]。

70.32%患者有麻疹患者接触史,说明麻疹对于易感人群,其传染性很强,故在麻疹流行季节加强对易感患者的保护尤为重要。另外,严格隔离患者,对防止麻疹的传播及流行有重要意义。

麻疹的临床表现与过去相似,多具有典型的发热、流涕、结膜充血及特征性皮疹出现及消退表现。麻疹粘膜斑仍较明显,但不典型病例较前增加,并且并发症多见,故早期诊断,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另外,早期诊断可以早采取隔离措施,对防止麻疹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目前,接种麻疹疫苗仍为现阶段控制和消灭麻疹的最佳手段,加强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尤其是广大农村婴幼儿及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对预防麻疹的流行有重要意义。建议适当提前婴儿的初种年龄至6月龄[8],并对育龄妇女可适时进行麻疹疫苗复种,以提高胎传抗体水平,减少初免年龄内婴儿的发病率[9]。在麻疹流行季节,需要加强健康宣教,应尽量避免带婴儿带人群密集的场所,室内注意通风,消毒等,并避免带婴儿与麻疹病人接触。若已有接触,应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以提高被动免疫力。

参考文献

[1]熊菀,刘作义,裴伦.儿童麻疹372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71-172.

[2]孙荷,杜文慧,欧阳小梅等,出生至7月龄儿麻疹抗体水平的母婴配对检测,中华儿科杂志,1994;32:272.

[3]林峰,白松涛,刘渠,等.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动态监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1):87-89.

[4]周军芳,陶志华.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6,22(11):845-846.

[5]韩国强,张桂连.麻疹患儿免疫状态的探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32(4):237-238.

[6]宁博,李宽智,张清明.麻疹105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3):202-203.

[7]许文波,朱贞,张珍英,等.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在中国流行的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3,9(1):1-8.

[8]邓慧玲,常荣芬,张素梅,等.西安地区8月龄内母婴配对174例麻疹抗体测定结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23-125.

[9]魏兴武,苏黎,叶永青,等.婚前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