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义神经痛45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义神经痛45例

韩桂亭郑红梅沈宏光刘林

韩桂亭郑红梅沈宏光刘林(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阜阳236034)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7-0129-02

【摘要】目的寻求治疗三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确诊为原发性三义神经痛,应使患者注意预防与调护,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冲动、生气、抑郁寡欢;对生活、饮食、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2.中药用牵正散加减,药用:白附子100克,僵蚕100克,全蝎100在(去尾),钩籐100克,川芎200克,白芷100克,蜈蚣10条(去头足)。研末,每服3克,每日3次,饭后服。复方丹参3片,每天3次,10天一疗程。3.穴位按摩+激素+维生素。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治愈24例(53.3%),显效15例(33.3%),无效6例(13.4%)。结论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标本兼攻,是收效显著之根本。

【关键词】三义神经痛中西结合牵正散信心

三义神经痛又名“痛性痉挛”或癫痫性抽搐,是以面部三义神经分布区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闪电样短暂剧烈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疾病。该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其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法虽多,疗效并不理想。为寻求治疗三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三义神经痛患者45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整理报导,供同道参考。

1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三义神经痛病例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分布在32-73岁之间,以40-60岁者居多,计25例。患者表现为面、额部的阵发性疼痛,疼痛沿三义神经1支或几支分布区,突然发作、有剧烈、浅表、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

2治疗方法

对于三义神经痛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病因、发病情况、年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再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首先应对其进行全面、详细检查,确诊其属于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如果是继发性的,则要尽量查出引起疼痛的确切原因,进行对因处理。一旦确诊为原发性三义神经痛,应使患者注意预防与调护,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冲动、生气、抑郁寡欢;对生活、饮食、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

2.1中药用牵正散加减,药用:白附子100克,僵蚕100克,全蝎100在(去尾),钩籐100克,川芎200克,白芷100克,蜈蚣10条(去头足)。研末,每服3克,每日3次,饭后服。复方丹参3片,每天3次,10天一疗程。

2.2按摩:取下关、听宫、合谷、太冲、鱼腰、四白、地仓等穴。每天1次,每次取4-5穴。

2.3布洛芬、新B1、VC、菸酸、VE等。

2.4泼尼松20mg,每天2次,1周后逐步递减,15mg,10mg,5mg,2mg,相间5-7天。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且保持半年以上者未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不足三个月而又复发者;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或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治愈24例(53.3%),显效15例(33.3%),无效6例(13.4%)。

4讨论

三义神经痛的病因:

4.1三义神经根周围有多支动脉,其动脉血管压迫三义神经是三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

4.2与血管硬化,微循环障碍有关。

4.3祖国医学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理论,认为本病是由风邪侵于太阳、阳明两经,和体内的痰浊相结,瘀阻脉络而致病。所以,以祛风化痰,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治则。方用牵正散加减。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解痉,全蝎、僵蚕祛风解痉通络,蜈蚣活血祛瘀,加强白附子和全蝎的通络之功,钩藤息风平肝清热,川芎、白芷活血化瘀止痛,诸药相伍,加强了祛风化痰、解痉止痛之功效。复方丹参片也是取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按摩穴位在于通过经络促进活血祛瘀,疏通经络以止痛。泼尼松有减轻水肿、增强消炎止痛,促进炎症吸收的功用。维生素有促进神经恢复的功效。

本病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标本兼攻,是收效显著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