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治疗

/ 1

心房颤动的治疗

乔桂珍

乔桂珍(黑龙江省克山农场6队卫生所161621)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6-0117-02

【关键词】心房颤动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分阵发性和持续性,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最常见,其次为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亦可见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低温麻醉、胸腔和心脏手术后、急性感染及脑血管意外也可引起房颤;部分长时间阵发性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房颤;房颤的的发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房颤降低心输出量可达25%以上,故会加重基础心脏病,并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脏病,使心功能恶化。房颤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致残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

治疗原则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应恢复窦性心律,对永久性房颤则应采用华法林加抗凝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主要是通过治疗纠正可能的病因和发作诱因。

(二)控制心室率

适应于初发房颤或阵发急性房颤、维持窦律失败的持续或慢性房颤、无症状老年患者、无转复适应证者。药物治疗可使用包括洋地黄类药物、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目标是使静息时心室率60~80次/min,运动时90~115次/min。

1.洋地黄类药物静脉推注毛花甙丙0.4mg;或用地高辛0.125~0.25mg口服,每日1次。注意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时禁忌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2.钙拮抗剂常用的为维拉帕米5mg,稀释后静脉注射;或用维拉帕米每日40~80mg,分次口服;或用地尔硫卓每日60~20mg,分次口服,但要注意此类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患者禁用。

3.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为美托洛尔25~50mg,每日2次,口服;或用阿替洛尔12.5~25mg,每日2次,口服。在有严重心动过缓和高度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时,禁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有严重外周血管病和跛行者,β受体阻滞剂应慎用。

(三)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的维持

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因此,复律治疗宜尽早开始。阵发性房颤多能自行转复,如果心室率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够耐受,可以观察24小时。如24小时后仍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则需进行心律转复。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房颤,即永久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不高,即使转复成功也难以维持。房颤复律治疗前,应查明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或加重因素,如高血压、缺氧、过量饮酒、炎症、急性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胆囊疾病等。上述因素去除后,房颤可能消失。无上述因素或去除上述因素后,房颤仍然存在者则需要复律治疗。对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应加强病因治疗,然后再考虑复律治疗。

(四)并发症的治疗

阵发性房颤发作心室率过快时,可能引起血压降低甚至晕厥,这在并发预激综合征经旁路快速前传或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心室率过快时容易发生,应该紧急处理。对于预激综合征经旁路前传的房颤或任何引起血压下降的房颤,立即施行电复律。无电复律条件者可静脉应用胺碘酮。无预激综合征的患者也可以静注毛花甙丙,效果不佳者可以使用静脉地尔硫卓或β受体阻滞剂。

(五)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尤其是经过置换人工瓣膜的患者,应用抗凝剂预防血栓栓塞已无争议。目前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增加,8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10%,非瓣膜病房颤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较无房颤者增高4~5倍。临床上非瓣膜病房颤发生血栓栓塞的8个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既往血栓栓塞或一过性脑缺血病史、高龄(≥75岁)、尤其是女性、冠心病、左房扩大(>50mm)、左室功能不全(左室缩短率<25%,LVEF≤40%)。小于60岁的“孤立性房颤”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仅0.55%,当伴有1个以上高危因素时,栓塞发生率成倍增长。在血栓栓塞并发症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并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旦发生,约有半数致死或致残。

1.华法林2.5mg,每日1次,口服,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为宜,用药3日后必须测定INR,若在1.5以下应增加华法林用量,若在3以上应减少剂量。

2.阿司匹林常用每日300~325mg,口服,对没有条件检查INR,低度危险的年轻人或有华法林禁忌的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95.

[2]陈灏珠,周达新,李志善.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377.

[3]胡大一.中国心律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3-435.

[4]胡大一,杜昕,马长生.中国心律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5-437.